谣从“口”出,“口”也最容易生谣。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曾推出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策相关、社会秩序、呼吁求救。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要承认,在个别食品谣言的案例中,消费者还是有很强烈的不信任感。不信任的结果,就是制造负面信息,并躲开它。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企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推进,但归根结底来讲,谣言的源头在于生产,在于经营,在于以质量提振信心。过去,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主要依靠发证、检查、处罚等监管手段,在重大突发事件后习惯于开展运动式专项整治。这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解决表面乱象,但难以构建长效机制。在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现代食品产业的专业性使得监管执法不可能面面俱到,光靠抽检、监管是管不出食品安全的。只有通过规则制定,让企业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要守法经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这就需要创新监管手段,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消费者扫一扫、查一查便可全程跟踪;同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制假售假者严惩不贷,特别是要敢于动真格,严打制假售假背后的“保护伞”,砍断利益链条,以儆效尤。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在一个信息充分流通的社会,谣言将有可能大幅减少。但也需要看到,再理性的智者,如果对食品安全环境信心不足,也无法保持绝对理智。现在,网络沟通更便捷了,智者也越来越多了,但在某些时候,食品谣言反而更加满天飞了。这说明,保持理智固然重要,但得有充分的理由让人们安心定志。这个理由,就是食品安全的大环境,只有确保舌尖的安全,让公众免除对食品安全的恐惧,才能让低级无聊的谣言不攻自破,才能为后续的社会共治提供根基。摘自《南方日报》
新闻推荐
而且邓文迪的打扮也是很出彩,披了一件红外套,搭配绿色裙子,服装颜色鲜艳,很是显眼。尤其红配绿这种颜色搭配,一般人都不敢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