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自泡药酒的风俗习惯,对注重养生的市民来说,“喝口药酒,强身健体”。如今,自泡药酒已形成蓬勃市场。与此同时,自泡药酒却频频引发危及饮用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对此,食药监部门多次提醒市民,不要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
【商铺】
“三无”药酒
每公斤数百元
在一家粮油批发店,记者看到,店铺大门左侧整齐摆放着十几瓶黑褐色的自泡药酒,其中浸泡着各种药材、食材。“蚂蚁酒是用野生黑蚂蚁泡制的,我自己捉的(黑蚂蚁)。”该店何老板说:“而巴戟杜仲酒、玛卡酒是常见的壮阳补肾酒,价格适中,许多客人喝了感觉非常好。”
一款“秘制长白山人参酒”售价每公斤600元左右,是何老板自泡药酒中价格最高的。“主要是用15年的老参搭配其他药材泡制而成,药用价值高。”何老板表示,一些名贵药酒或者治疗性药酒一般存放在仓库里,只卖给熟人。
在一家写着“专卖枇杷酒”的店里,两排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自泡酒。墙上挂着的醒目价格牌显示,出售的药酒有20多种,每公斤价格在56至120元不等。一名销售人员称:“买五斤送一斤。这些自泡药酒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一些酒楼餐馆也盛行自泡药酒。在一家海鲜酒楼,酒柜上除了有瓶装酒外,还摆满了自泡药酒,如用海马、牛鞭、鹿筋、蛇加各种药材浸泡的药酒。该酒楼老板称,很多客人注重养生,因此不少酒楼、农庄都会自制一些特殊的药酒、补酒。
这些市面上销售的自泡药酒的外包装大部分无产品信息,除了配方不清、功效不明等外,生产日期也是空白,也没有任何商标、标识,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电商】
泡酒材料不少
搭售配方书籍
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与药酒相关的产品不少,除了成品药酒,还有药酒配方书籍、泡酒器具、泡酒材料等。
某网店一款“泡酒料男性滋补配中药”月销5961笔,评论累计14661条。有买家在产品评价时留言称:“听说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我喜欢泡药酒,特意买了肉苁蓉……卖家很热心服务,还细心讲解如何搭配产品。”
【老中医】
药材都要进行
“脱毒”处理
廖医生在一家乡镇的诊所工作,从事中医多年。该诊所冰箱旁摆放着一坛坛密封着的药酒。廖医生说,来诊所的人,绝大多数不是为了看病,而是来买他的秘方药酒,“这些比吃药还管用”。
为何廖医生认为酒比药的作用还好?“配制药酒是根据人的身体状况,讲究五行调和,阴阳平衡。”廖医生说,药酒一般浸泡15天就要“起酒”,“起酒”后,药酒可以密封存放很久。在他看来,针对不同病因,病人喝不同药酒,一样能达到吃药的效果。
“秘制酒药方不外传。”他说,药材都要进行“脱毒”处理,不一样的药材,“脱毒”方式不尽相同。
【市场】
药材种类繁多
客人络绎不绝
今年78岁的罗先生前几年身体不好,听人说自泡药酒有滋补效果,他于是也简单地配制了一些药酒。“喝了感觉挺好的。你看,这几瓶泡两年了,还密封着没开。”
罗先生说,泡酒的药材在市场上就能买到。在一处中药材专业市场,这条街上都是清一色的药材批发商店,客人络绎不绝。这里出售的中药材种类繁多,有首乌、灵芝、当归、巴戟、杜仲、海马干、黄芪等。
【作坊】
自泡酒利润大
多无证经营
自泡酒近年发展迅猛,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驱动。据《自制浸泡酒调研报告》显示,以韶关的地窖酒为例,5公斤装的地窖酒,批发价是100元左右,在外地可以卖到180元,如果包装精美的话,5公斤可以卖400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泡酒的小作坊不仅大多无证经营,卫生条件也令人十分担忧。在一家地窖酒小作坊,十几亩田地上散发着阵阵禽类的粪便腥气,而薄薄的一层泥土下就是密集的酒坛。
□本报综合消息
新闻推荐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来,征婚交友诈骗案呈多发态势,诈骗团伙伪造个人信息在一些知名婚恋网站注册会员,针对网站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