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在爸妈永无休止的争吵中长大的,所以我曾发誓一定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以后绝对不要动不动就跟丈夫吵架,绝不数落、苛责孩子。可是结婚三年多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我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别人说点啥我一笑置之就罢了,但是爱人随便一句话就能激怒我!昨天我开车不小心把车漆蹭了一块,就因为他说了一句“你真没用”我就彻底炸了,情绪失控跟他在车库里大吵了一次!明明立誓不做父母那样的人,结果却成了他们,我该怎么办?(淘淘)解答:
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生活中,我们不但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更多的是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我们在早期与父母生活模式中的残余的心理情结,就是横在我们正常婚姻生活中的一道道沟壑。
在婚姻中,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时我们会被配偶的某句话某个动作勃然大怒。一句“你真没用”,就可能使我们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与侮辱。于是立刻,我们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严酷指责的影子;在情绪上,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这些心理情结,又好似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心版上的“心理程序”。别人按了某个特定的“按钮”,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序的解释与处理,就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
在先前提到,配偶的那句“你真没用”,若能使你勃然大怒,是因配偶正好按中你的“按钮”之故。如果不是早有那个心理程序(心理情结),你就不会小题大作。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一个人不论到了何处,与何人结婚,心中的新旧“情结”(程序)永远会跟着他。这些情结若得不到解决,同样的错误可能一犯再犯。不幸的是,这种不检讨自己的心理情结(程序),只怪别人按了自己的按钮,使自己生气的现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婚前与父母间的旧情结尚未解决,现在又与配偶彼此伤害,制造新情结,使冲突愈演愈烈。新仇加上旧恨,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择偶真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过程。有位妇女,父亲是个酒鬼,她长大后,结了三次婚,三位前夫竟然都是酒鬼。后来,她的心理治疗者发现,这位女性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必须照顾她父亲那一型的“弱者”。惟有当她去照顾酒鬼丈夫时,她才觉得自己有用,得到成就感。她不知不觉中受酗酒者吸引,嫁给他们,可是,她同时也痛恨酒鬼,因而离了三次婚。她心中的程序是:“照顾酒鬼,是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被人需要的惟一方式。”如果这个程序不改变,我们可以预测,她的第四任丈夫,将又是位醉仙。
每个人心版上的程序,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父母,或其它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伤我们的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心理程序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个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雨琪)
新闻推荐
厦门市民王先生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上注册找女友,很快就有“条件优秀”的会员主动联系,并通过网上聊天建立“恋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