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独特的地名传奇 扫码上封面新闻,看“东龙西凤”地名传奇。
放眼全国,数以万计的地名中以“九龙”命之的不过寥寥13处,而其中声名最大者,当属重庆九龙坡。
龙在前,凤相随。
龙凤在中国作为对称意象往往一起出现,作地名使用时更是分隔不得,寓意龙凤呈祥,暗合周易阴阳之说。九龙半岛、九龙滩、九龙桥、九龙寺,金凤镇、九凤山、九凤瑶池,还有二者结合之所龙凤寺,皆是例证。一阴一阳相得益彰,龙凤呈祥,正是“江山多娇城,龙凤呈祥地”的生动写照。
聚集之地龙凤地名
“龙凤”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绕不开的文明符号。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走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从稍显单一的原始文明到如今纷繁多样的工业文明,“龙凤”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徽章、图腾、标志,若按照功能影响排名,“龙”当坐头把交椅,“凤”排名第二,这是毫无疑窦的。
无独有偶,龙凤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就是同步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龙凤纹”彩陶细颈瓶便是一例。但是,龙凤究竟代表着什么,寓意着什么?这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同样有据可考,汉《孔丛子·记问》写道“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便是“龙凤呈祥”泛指吉庆之事的确切出处。自古以来,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古皇室御用图腾,抑或只是男女新婚时贴在窗棂上的贴纸,各地随处可见的龙凤地名……当代人的生活中仍然处处可见“龙凤”的身影,昭示着从远古遗留下来的威严尊贵,仿佛自带阴阳相生的神秘力量。
对此,生活在重庆的人们早已见怪不怪。象征“龙头”的龙头寺,是人们踏上远途的第一站;机场两路的主干道名为“双龙大道”,“双凤大道”在侧与空港大道相连。数目更多的还有龙道,龙山大道、龙华大道、锦龙大道……大龙道名下还有许多小龙道,龙昌路、龙旺路、龙升路、龙盛路……不胜枚举。
龙凤道多,龙凤地当然也不少。据统计,偌大一座重庆城有1000多个地名,其中以“龙”点睛的镇街乡有82个,占全市镇街乡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带“龙”字的行政村数量则更是可观,达到了711个,占全市总行政村数量的6.5%。凤凰紧随其后,带“凤”字眼的镇街乡有12个,行政村115个,当然这其中还有“龙凤”合体的地名,比如合川的龙凤镇,九龙坡的龙凤寺等。
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
九龙坡因中梁山之隔,形成了独特的东“龙”西“凤”人文景观,毫不夸张地说,九龙坡可能是中国拥有“龙凤”地名最多的旅游目的地。九龙滩、九龙桥、九龙镇、九龙寺,龙啸长吟;金凤镇、九凤山、九凤村,凤舞九天。在这里,关于“龙凤”之地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何止一箩筐,更何况地名背后,藏着的是九龙坡数百年的好风景和数不尽的人文风情。
老一辈讲,九龙坡原本不叫这名儿,而是跟石桥铺的“铺”字相同,名叫九龙铺。1939年3月,现重庆南站处修建九龙铺机场;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来与蒋介石开展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并在谈判后签下历史上有名的《双十协定》,可谓胆色过人,举国关注。所以当《新华日报》记者错把九龙铺机场写作九龙坡机场的时候,以“坡”作“铺”的误会也广为流传,“九龙坡”三个字也在全国打响了名号。那么,“九龙”又因何而来?在重庆,相传有不少“龙名”的来源都是因为落难皇帝朱允炆。
在九龙坡的地界上,向阳的龙地在东边遍地开花,对应向阴的凤地,则在中梁山的西部。
金凤镇地处九龙坡区西北部,是重庆主城的西大门。据历史记载,清朝初年,金凤镇原名“鲁诸场”,因外来名门望族龚氏崇奉“龙凤呈祥”阴阳八卦之说,遂在此建楼。登高瞭望,金凤镇面朝西北山势延绵如凤展翅,朝西南地形崎岖如龙盘踞。龚氏见得此情此景,当即便把鲁诸场改名为龙凤场,以贴合风水之形状。而今叫做“金凤”的由来,是因上世纪80年代,巴县地名普查,“龙凤”二字与北碚龙凤公社重名,才有后来“金凤镇”的名字。
由此看来,金凤镇地名由来与当时的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金凤镇内,还有与九龙村对应的九凤村。总之,龙与凤的祥瑞在九龙坡这块风水宝地上彰显得淋漓尽致。
文/付思雅图/刘华民林丽江严小华潘义文九龙坡旅游局
延伸
海南三亚也有“东龙西凤”之说
地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内涵,反映着地方百姓自古以来的愿望。“龙”字在海南地名中的频繁出现,凸显了海南先民对“龙”所怀有的深切敬畏、崇拜及喜爱之情。
海南地名中以“龙”命名的很可观。据对海南地名深有研究的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剑三介绍说,海南地名中以“龙”命名的很可观,据对海南汉语地区县市“龙”字地名的统计数字显示:海口仅琼山区就有120个带有“龙”字的地名、文昌有122个、琼海有62个、万宁有40个、儋州有32个、屯昌有10个……
“龙”字在海南地名中的频繁出现,凸显出海南先民对“龙”所怀有的深切敬畏、崇拜及喜爱之情。
而在海南旅游胜地三亚,向来也有“东龙西凤”之说。“东龙”即指亚龙岭、红霞岭的龙山龙脉、亚龙湾、大小龙潭共同构成的亚龙湾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在亚龙湾森林公园中,中国传统龙文化演绎得更加突出而和谐,彰显三亚的“东龙西凤”文化。综合《杭州日报》、中国网等
新闻推荐
秋天的本质在一个“凉”字,俗称“秋凉”。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常容易诱发出各种疾病,例如诱发哮喘、心绞痛、消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