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模糊不清的“黑影”,一根约长两米的钢管,看似模糊的证据却揪出了一名趁着夜色逃逸的肇事者。
现场遗留唯一线索
8月2日凌晨4点30分左右,河东交警大队指挥室接警电话骤然响起:“在省道342线汤河镇大程子河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二轮摩托车被撞,司机受伤严重躺在地上,没见对方车辆。”一位过路群众焦急地告诉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事故处理中队值班民警立即赶往现场。此时,伤者已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只见被撞的破碎不堪的二轮摩托车倒在地上,一根长约两米的钢管卡在了摩托车车头上,而肇事者早已逃之夭夭。现场除了遗留的这根钢管,并无其他任何线索,就连刹车痕迹都没有。
一晃而过的模糊“黑影”
现场勘查完毕之后,民警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走访调查,无奈事发时天还未亮,并没有找到目击证人,再加上事发地点无监控录像,给案件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民警没有气馁,他们继续走访,就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处民用监控,可该监控却非常模糊,且只能显示出凌晨4点40分,一个一晃而过的“黑影”在倒车的过程中撞上了二轮摩托车,而这个“黑影”究竟是什么车根本无法看清。就在此时,医院传来消息,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大海捞针排查肇事车辆
为了尽快揪出肇事者,民警接着将目标锁定到了现场遗留的钢管上,可肇事车究竟是什么车仅凭一根钢管难以判断,但初步可以排除轿车、面包车、大客车。之后,民警经过集体研究讨论,认为该钢管应为车辆焊接的,属于车辆保险杠,而拥有这么长的保险杠的车辆应属小货车或农用三轮车,且农用三轮车的可能性大点。于是,民警先对农用三轮车展开了调查。根据“黑影”的行驶方向,民警调取了事发前后肇事车辆可能行经的所有卡口监控,如同大海捞针般排查了上千辆车,发现其中十几辆农用三轮车有嫌疑,之后,民警又加班加点对这十几辆车逐一排查,并根据三轮车的行驶方向沿路追踪,最终锁定了其中三辆。
多方寻找肇事嫌疑人
这三辆车中究竟哪一辆是肇事车辆?民警在后续调查中发现,这三辆车经常一起出现,真假肇事车辆难以辨别。办案民警逐一调取这三辆车的卡口照片,并与现场遗留的钢管一一进行比对,最后发现挂有“冀R”牌照的农用三轮车后方保险杠有焊接痕迹。可就在肇事嫌疑人即将浮出水面之际,民警却发现该车牌早已报废,虽然最后找到了车主信息,车主却早已将车卖掉,且当时并未留下联系方式。于是民警又将焦点放在了另两辆车上,找到了这两辆车的车主。原来,这两辆车车主和“冀R”农用车驾驶员是一起砍树的伙计,就这样,肇事嫌疑人诸葛某某浮出水面。
民警将肇事嫌疑车辆依法扣留后发现,现场遗留的钢管正是诸葛某某车辆焊接的后保险杠。面对铁的证据,到案后的诸葛某某承认了自己的交通肇事行为,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记者范彩霞 通讯员陆永文 姚聪聪
新闻推荐
哈尔滨、吕梁等地曾被约谈两次。“保证不被第二次约谈”是很多被约谈地方负责同志的表态和决心,但梳理生态环境部近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