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七口人挤在两间屋子,到结婚时只有12平方米的小屋,到后来的3间砖瓦房独立小院,再到现在的1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楼房,今年64岁的高新区鹏泉街道小故事社区居民尚宪亮,通过自身住房的变化,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多亏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告别了过去的贫穷生活,过上了现在这样幸福的日子。”尚宪亮感慨地说道。
尚宪亮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读书
改革亲历
1976年:结婚新房只有12平方米
“最早的时候住房条件太差了,和现在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尚宪亮给记者讲述了他记忆中小时候的住房情况,“记得1964年以前,也就是在我10岁以前,我们一家七口人,挤在两间小屋子里住,房子年代已经很久了,是用那种小瓦当屋顶的,屋子是土坯房,我父亲都不记得这房子的年份了。”据尚宪亮回忆,因为房子年代久远,早已经破烂不堪,每年都得请瓦工来维修一次。“虽然每年维修一次,但是治标不治本,每年到了下大雨的时候,特别是夜里,我们兄弟姐妹都睡觉了,但是父母根本不敢睡觉,整夜盯着屋顶,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屋顶就有可能漏雨,甚至掉下瓦来。有一次屋顶塌下来了一堆土,差一点就掉到我们睡觉的炕上,吓得我们一家人心惊胆战!”
1964年,尚宪亮的父母东拼西凑借了点钱,盖起了3间草房。“屋子还是土坯的,就是屋顶用的麦根垛,总算解决了屋顶经常坍塌漏雨的情况。”到了1974年,尚宪亮的父亲又盖了3间房,然后把3间房建成两个门,用来让尚宪亮二哥和尚宪亮结婚用。“我是1976年结的婚,当时新房就是这3间房其中的一间,只有12平方米,空间非常狭小。”尚宪亮的新房有多小呢?“当时是土炕,结婚的时候我对象陪送来了一张三抽桌子,还有一个衣柜,两把椅子,屋子里放上这些东西之后,再加上一个盛粮食的大瓮,整个屋子基本上就满满当当了,啥都放不下了。”就这样,在这个12平方米的小屋里,尚宪亮开始了成家立业后的生活。
1982年—2001年:自建新房并不断修缮,住房条件越来越好
在12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生活了6年,这时候到了1982年,“那年开始实行责任田制度,就是分给我们一块地自己种,到时候生产队统一收粮食,到了后来,就实行了分田到户,我们自己来种地了。”尚宪亮说道,“以前在生产队上工,每天都得按时,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实行分田到户以后,自己的空闲时间就有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实行,分田到户以后尚宪亮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再加上政策也允许外出务工,尚宪亮有木工手艺,勤快的尚宪亮就外出承包一些木工活,手中多少有了一些收入。“这时候我就开始盘算着盖新房,改善住房条件。”1982年农历4月26日,这个日子至今尚宪亮还记忆犹新,“那一天我动工盖的新屋,是3间北屋,而且全部是砖瓦房,是我们村当时第一家盖起砖瓦房来的,当时感觉很自豪。”
就这样,尚宪亮盖起了3间砖瓦房,一家人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新房子。“当时就是特别激动,终于住进宽敞点的房子了。”尚宪亮说道,“但是因为当时经济条件有限,盖了3间北屋是砖瓦房,还用土坯盖了一间棚子当厨房,连个厕所都没盖起来,还是用玉米秸秆围起来建了一个简易的厕所,另外,大门、院墙都没有,院墙也是用玉米秸秆围起来的。”
后来,尚宪亮的木工活越做越好,在四里八乡也有了名气,找他做木工活的越来越多,尚宪亮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82年盖房子我记得花了2170元钱,还欠了1000元钱的账,后来慢慢把账都还完了,手里有了余钱,就买下一点砖,慢慢地攒到1986年,终于攒够了盖大门和院墙的钱和砖,就着手把大门和院墙还有厕所修建了起来。”
后来,尚宪亮又从事过建筑公司、化工等行业,经济收入越来越高,住房条件也在一步步改善,“没有经过大修,但是又扩建了几间屋,房子越来越宽敞,而且最重要的是居住条件改善了,家具也不断更新换代,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而说起这些变化,尚宪亮表示:“真是多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机会通过手艺赚钱,后来又从事建筑、化工等行业致富,这才有了住房条件的一步步改善。”
2001年至今: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2001年,尚宪亮所在的小故事社区新盖了沿街楼房,尚宪亮是第一批购买的人,“我是从苦日子、一家人挤在小屋子里过来的,所以就是一直盼望着能住上大房子。那时候出去,看到亲戚朋友或者城里的人住在楼房里,说实话我内心非常羡慕,也希望有一天我能住上楼房。后来村里说盖楼,我就第一批购买了楼房和沿街门市。”后来,尚宪亮一家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终于过上了尚宪亮心心念想的楼房生活。
尚宪亮在小区楼下
尚宪亮和妻子在老房子的留影
政策红包
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分田到户,还是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都让尚宪亮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尚宪亮正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各项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致富道路,并不断改善住房条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处高新区的小故事社区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尚宪亮实现了自己的“楼房梦”。
人生转折
“2005年,我们村旧村改造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由于拆迁补偿政策合理,我的平房经过作价,我补交了差价之后,又分到了3套水电气暖齐全的楼房,几十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住进楼房的梦想,现在不仅实现了,还有好几套楼房呢!”尚宪亮说道。
幸福梦想
现在的尚宪亮居住在高新区仁和花园C区,小区内干净整洁,绿化覆盖率很高,道路都是平整的柏油路,电子监控无死角全覆盖,自来水、供电、天然气、供暖设施一应俱全。“不仅住进了楼房,而且居住条件也极大改善,冬天冻不着,吃过晚饭就去小区广场活动活动身体,我觉得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今昔对比,天壤之别。”尚宪亮由衷感慨道。已经退休的尚宪亮,对于眼前的生活非常知足,而且对于社区的发展变化,也非常关心。已经退休的尚宪亮现在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发挥余热,“看到社区发展这么好,我打心里感到高兴,我也要为社区建设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新闻推荐
昨日分散性阵雨 局地出现暴雨量级 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排除积水;未来一周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0℃上下,周五迎新一轮降水
昨日上午,受降雨影响朝阳区大羊坊路积水严重,工作人员守着积水路段的一处井盖数小时。新京报记者王飞摄太阳宫地铁站附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