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们的时代浪漫

来源:沂蒙晚报 2018-07-09 12:45   https://www.yybnet.net/

我经常想,我和林芳华相爱,并最终把她发展成妻子,最要感谢的应该是那本叫《山西青年》的杂志。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天我刚下夜班,正在宿舍里专心致志地拔胡子,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我随口说了声请进,就继续干着自己的事情。但是马上我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儿,不由回过头,见一位楚楚动人的姑娘站在我身后。她扎着一双小辫,忽闪着一双亮亮的大眼睛,手里拿着一本杂志,正笑眯眯地望着我。

姑娘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便是车间团总支书记林芳华。她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女神,高高在上,拒人千里。我忍不住大叫了起来,林芳华,你怎么来了?

她嗔道,怎么?这儿我不能来?

我忙说,您是团总支大书记,当然有权到我的宿舍来检查指导工作喽!

她将手里的杂志一扬说,马东,你就别贫了,我来找你,是要告诉你一件大喜事呢!《山西青年》要办刊授大学呢!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不解地说,什么?刊授大学是什么?

她皱皱眉头,耐下心来说,就是通过刊物进行授课的大学!你看看招生简章就知道了。她说着把杂志递给我。

我忙将杂志接在手里,仔细看上面刊登的招生简章。看毕之后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便道:这么说,你来找我,是想动员我报名上刊大的?

她激动地挥了一下手说,不仅是动员你上刊大,我还要发动咱们车间里的所有青工都来参加!她接着对我说,我们迎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把国家建设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行啊?十年文革把我们的学习耽误了,这个刊授大学办得太及时了!我们可不能错过啊!她的话我深有同感,心潮澎湃起来,连想也没有想便说道,林芳华,我第一个报名!

在接下来不足一周的时间里,在林芳华的发动下,车间里有五十多名青年工人报了名,成了刊大的学员。

似乎从接到学习资料的那一天起,我就对那些散发着油墨香的课本爱不释手了。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下班,就埋头于刊大的学习中。我的学习劲头非常大,用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通读了一遍,还记了厚厚一大本笔记。看完这两本教材,我又马不停蹄研读起老师推荐的古典文学作品来。

有天早晨下了夜班的我正坐在床沿上读一篇古文。这时,宿舍的门被轻轻推开,林芳华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米色针织外套,里面衬着一件枣花色衬衫,衣领翻在外面,看上去清爽淡雅,美丽得如一株小水仙。我望着出水芙蓉似的她,心不由动了一下,忙指着床沿说,林芳华,你请坐。等她在床沿上坐下来,我又开腔道,你这团总支大书记,天天日理万机的,怎么有时间到咱宿舍来呢?

我们都是刊大学员,来和你交流一下刊授学习有何不妥吗?林芳华皱眉说。

我忙道,当然可以!说着给她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她毫不客气,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真的同我交流起学习的事情,直到吃午饭的时候才离去。

之后,林芳华便经常到我的宿舍来,与我交流学习情况。她不像厂里那些年轻的女工,天天变着法子梳妆打扮,她总是素面朝天、不施脂粉。但是,素面朝天的她,却有着别的女工无法相比的魅力。她的魅力强烈地吸引了我,那种叫爱情的东西开始在我的心中滋长,终于有一天,我们热烈地相爱了,还幸福地走进了婚姻。

我们结婚的日子是五月四日。

五月四日是青年节,那一天,厂里在作为团干部的林芳华的建议下,搞了次集体婚礼。与我们一道走进婚姻殿堂的,还有厂里的三十六对新人。婚礼结束,我们双双回到新房。此时,夜色已深,我望着一身新娘打扮的她,一下子将她扑倒在婚床上。她一把推开我,翻身坐了起来说,马东,我还有个条件没对你说清楚呢。

我一怔道,你说吧,什么条件?

她正色道,我们结婚是结婚了,但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三年之内不要孩子。

没想到她会提出如此的条件,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见我不说话,她的脸沉了下来,我犹豫了一会,将心一横,点头答应了。

婚后的日子如糖似蜜,似乎只有一点让我不怎么满意,那就是三年内不能要孩子这件事。和我们一同结婚的那几十对夫妻,婚后纷纷有了孩子了,我沉不住气了。终于有一天,我鼓了鼓勇气,向她提出生个孩子的要求。她一怔道,咱们可是有协议的啊,你怎么不守诺言了?

我实话实说道,我想当爸爸了。

她坐起来,拿眼盯了我半天,突然异常坚定地说,不!

之后的几天里,我再也没有向她提出要孩子的事。我知道她的性格,只要认定的事,那是八头牛都拉不回转的。

然而,让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过了没几天,当我们亲热时,她竟然打算生孩子了!我不明白她要干什么,她白了我一眼说,傻瓜,你以为我就不喜欢孩子啊?原来此时,我们的刊授大学通过了考试,领到了结业证书。

从林芳华打算生孩子起,她就骑上自行车去了趟新华书店,买了一大堆关于育儿的书籍回来。她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妈妈,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

她开始严格按照书上提供的食谱进食,有些平常不喜欢吃的食物,只要对怀孕有益,她也咬牙坚持着吃下去。时间仅过了一个月,她就有了身孕。六个月之后,她的肚子明显鼓了起来,她又对肚子里的胎儿开始了胎教。她让我买来一台录音机,将录音机放在肚子边,今天听音乐,明天就给胎儿讲故事。她在那里忙着给胎儿做胎教,我当然也不能闲着,就从书架上取出一大摞书,为即将出世的孩子取名字。翻找了半天,终于有了收获,过来给她汇报。名字是从《诗经》里找到的,一个叫采薇,一个叫采葛。我说,如果是女孩,就叫采薇,如果是男孩,就叫采葛。她却不喜欢。我就又去书堆里寻找,过了半天再过来说,要不就叫子曰或者诗云?她还是不满意。我后来又从辞海里翻找,翻找了半天,又取了几个名字,她还是摇头。我没有了耐心,说,孩子的名字就由你取吧,我江郎才尽了。

已经到了预产期的林芳华,一直坚持去车间上班,看着二十四台织布机。那天,大约上午十点多钟,她正在布机间巡回,突然感到肚子剧烈地疼起来。她知道这是要生产了,几个工友看见,一面去扶她,一面派人跑来通知我。

当时县城还没有出租车,代步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我在三个工友的帮扶下,将她架上自行车,飞快地向县医院走去。五里路虽然都是柏油路,但三个人来到县城时,还是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更糟糕的是,在离医院还得拐两条街时,林芳华已经迫不及待地就要临盆。我哪里见过这阵势?着急地说,怎么办啊?曾经当过赤脚医生的一位工友倒显得很镇定,说,反正到医院是来不及了,只好在马路上生了。

时间正是中午光景,到处人来人往。大家见有女人在马路上生孩子,纷纷围拢过来。我便向大家鞠了个躬,道,我爱人要生孩子,去医院已经来不及,得在这马路上生了,大家帮帮忙,围成一道人墙好不好?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十几个人走过来,按照我的指派,联起手来,背对着产妇,围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人墙刚围起来,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啼,孩子就顺利地生了下来。

见大人孩子都平安,我才缓过一口气。

儿子茁壮地成长起来,我们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各显身手。现在,我已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林芳华则考取了公务员。她从乡镇最基层做起,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我们在马路上生下的儿子也成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2002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儿子早已大学毕业,在北京有了工作。2014年,他同一位来自沈阳的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仪式上,妻子对两位新人提出了几点要求。她的要求之一,就是让他们先别急于要孩子,要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等2019年再要孩子不迟。那天,亲朋好友们济济一堂,没有人知道妻子为什么要儿子到2019年才要孩子,只有我清楚,因为2019年,她就到了退休的年龄,那时,她就有时间进京照看孙子了。

□彭兴凯

新闻推荐

部署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

本报讯(记者谢艳)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召开视频会议,动员部署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会议要求,要以对人民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的时代浪漫)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