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救人者李波介绍当时情况,旁边的铁丝网小门已上了锁。 水库边的石头十分湿滑,女孩就是在此落水的(红圈处)。 记者俞丹 摄
6日下午,南部山区西营镇积米峪村,12岁的小红(化名)和同学小敏(化名)相约出门玩耍。天气炎热,两个女孩跑到了村中的水库周围,胆大的小红下到水库边上,踩着石头戏水,一个不小心打滑跌入水中……这一天,原本是小红放暑假的第一天;这一次,她却再也等不到开学了。
滑入水库
会水的女孩再也没上来
南部山区西营镇积米峪村,沿着进村公路一路向北,大约一公里的距离,原本被依山而建村居遮挡的视线豁然开朗,积米峪水库就坐落在这片山间。7日天气晴好,空气中没有一丝风,站在水库大坝上向下看去,波光粼粼的水面一片平静,只是有村民路过时,总会扭头向水中看两眼。“6日,村里有个小女孩在水库里淹着了,没救回来。”
村民口中的女孩是小红,今年12岁,在村里的小学读六年级。
积米峪水库附近植被茂盛,常年住在村里的人都知道,每到夏季高温时,这里是全村最凉快的地方,总有人喜欢来这边乘凉。村民说,出事那天,小红是和同学小敏一块出门玩耍的,许是天气太热,两个女孩就跑到了水库边纳凉。水库的坝上围着一圈一人多高的绿色铁丝网,每隔十几米就挂着一块“水深危险,严禁下水”的警示牌,近百米长的铁丝网带,只留了两处小门方便人下坝巡视。“孩子可能就是从这里下去的。”有人猜测。
大家能确定的是,6日16:00左右,小红和小敏从坝上下到了水库边,胆子小的小敏站在了岸上,小红则跑到水边,踩着石头蹚水。担心出事,小敏还曾问伙伴是否会游泳,那时小红说会水,让小敏不要担心。可这话说完不久,小红突然滑入水中,同伴叫来众人救援,最终也没能再“上岸”。
7日上午,水库坝上其中一处铁丝网的小门已上锁,唯一能看到的,是石头堆积的坝底处,常年浸泡在水里的石头上那层泛绿的青苔。
众人救援
依旧没有挽回她的生命
李波是本村人,最近一直在村口附近的工地上班,小红出事后,小敏的呼救声引来不少村民,只是此时水面上已经看不到小红的身影,必须下水捞人,大家一下就想到了这个“离得近,水性好”的小伙子。
“我当时就在村口工地,接电话一听有人落水,我接着就往水库跑。”李波回忆,他赶到时小红已经落水将近15分钟了,除他之外,工地上的同事董健和村民杨会文、尹传东也赶了过来。
水库的水浑浊不见底,几人在岸边简单摸索后没有发现小红踪迹。顾不上危险,董健和尹传东一东一西跳入水中,向水库中间搜寻。“水太浑了,很难看清东西,他俩跳了3次才找到小红。”李波说,发现小红位置后,董健和尹传东合力推着女孩往岸边游,他则和杨会文一起站在水边小心接应,4个人一边托一边拉,终于将小红救上岸,此时距离她落水已经将近20分钟。
就在4人下水救人的同时,西营派出所民警也接到求救,前往水库边救援。“赶到时女孩已经上岸了,但人已经不行了。”一名民警说,由于救护车距离较远还未赶到,他就和几个村民一起轮流帮小红按压胸部急救,眼见女孩没有反应,大家谁也没放弃,一直坚持到医护人员赶到。
医生赶到后也对小红进行了抢救,但她依然没有恢复意识。“当时不少人听说后过来了,大家都在求大夫多试一会,都说孩子还这么小,说啥也得再救救。”他说。
懂事姑娘
平时常常会给爸爸做饭
小红出事时,村民刘老汉正在水库边上的地里干农活,等到他闻讯赶到时,小红已经躺在岸上没了声息。7日上午,刘老汉出门路过水库时,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往里看了两眼,他还是有些不相信,那个会笑着叫他“爷爷”的女孩已经不在了。
刘老汉家就住在村小学旁边,平时孩子们放学后喜欢在学校周围玩,小红也不例外。“也是个不容易的孩子,还特别懂事。”刘老汉说,小红的父母在她很小时就离异了,母亲独自离村,留下她和父亲、姐姐一起生活。小红父亲常年在港沟附近打工,姐姐成年后也外出打工,小红平时都是跟着住在村里的大伯、姑姑一起生活。知道父亲在外工作辛苦,小红特别懂事,遇到他回村时,小小年纪的她总会亲自下厨给父亲做桌热腾腾的饭菜。
刘老汉回忆,村里这座水库建成快60年了,溺水事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3年前就曾有人下水捞鱼,结果水凉抽筋了,再没能上来。“别看边上浅,其实这水库是个漏斗形,越往里越深,最深的地方得有十几米。”他说,村里的学校和家长经常嘱咐孩子们不要去水库边玩,可孩子们玩心大,有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偷偷跑去了。
村民们说,6日是村小学期末考后的返校日,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孩子们就正式放假了,是暑假的第一天。如果没出意外,暑假过后的小红应该坐在初中的教室里,开始新的学习,认识新的朋友,只是现在她都等不到了…… (记者俞丹)
新闻推荐
冯杰一个人一生可以不识苏东坡,但一个人一辈子不能不认东坡肉。我版本里的苏轼如是相:着草鞋,顶斗笠,吃零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