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更该完善未成年人“准犯罪”矫正功能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07-04 07:24   https://www.yybnet.net/

无论把刑事责任年龄定到几岁,总会有在刑责年龄以下作案的未成年人出现。依法矫正到位,教育约束管教到位,才更有利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促进问题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健康成长。

据媒体报道,湖北孝感女孩张某遭男孩黄某用剪刀挟持、抢劫,被逼脱光衣服,身体多处被剪刀刺伤。警方通报称,因犯罪嫌疑人在案发时未满14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尚不够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对案件予以撤销。由此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再起,有专家建议将刑责年龄起点从14周岁降至12周岁。

未成年人犯罪的恶性案件社会影响恶劣,而一些作案少年因年龄未满14周岁,最终并未受到刑事处罚。现实中,其实已经有一些未成年人在利用这一“法律优势”有恃无恐地作案,有些孩子甚至在犯下恶性案件后不知悔改,不久又犯新案。很多人认为,免罪或免罚的年龄较高,对未成年人是一种纵容,不利于防范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不利于保护公民权益以及社会权益,也不利于实现司法公平。

时下,未成年人普遍开智较早,不少十几岁的少年已经有了不错的体力、智力、辨识力,且《民法总则》已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调整至8岁以下,在刑法领域适当调低免罪或免罚的年龄与民法的调整相一致,符合未成年人成长的实际,有助于震慑打击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一定可行性。

但相比之下,完善未成年人“准犯罪”矫正功能更为迫切和必要。近年来,对被判处缓刑以及被保外就医、假释等人员的社区矫正功能日益完善,然而对于未满16周岁或未满14周岁犯罪未被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社会矫正体系却显得单薄、分散、乏力。

《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也有类似原则性的规定。其中,政府收容教养以送工读学校为主,又得以“在必要的时候”为前提,这就给公安等部门留出了自由裁量的空间。按照1995年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送劳动教养、收容教养的,应当从严控制,凡是可由其家长负责管教的,一律不送。如此,如果家长不同意(实际上也鲜有家长同意),公安机关一般不将犯案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也就意味着此类未成年人所受的矫正往往只限于监护人的“严加管教”,但具体的管教效果又是难以保障的。

无论把刑事责任年龄定到几岁,总会有在刑责年龄以下作案的未成年人出现。目前,社区矫正法正处于立法阶段,立法部门有必要在该法中填补未成年人“准犯罪”的矫正短板,作出包括矫正条件和路径、措施和期限、达标标准等细节的明确设计,增强矫正的强制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矫正效果。依法矫正到位,教育约束管教到位,才更有利于防控未成年人犯罪,促进问题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微信报团旅行却遭低价“骗局”警方提示:暑期参团游应选择正规渠道

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记者朱筱)江苏常州的李女士在微信上报名参加某低价旅行团,交了2万多元后却被通知报名未成功,还直接被对...

相关新闻:
莫把保健当诊疗2018-07-04 01:07
猜你喜欢:
评论:(更该完善未成年人“准犯罪”矫正功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