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学历认证收费”的垄断生意终于关张了

来源:南国早报 2018-06-28 17:28   https://www.yybnet.net/

辛辣点评

□湖北段思平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认证服务收费。(据《北京青年报》6月27日报道)

毕业生求职、职工评职称、市民积分入户等,都可能用到学历学位认证报告。有人质疑,拿出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不就行了,为何还要进行学历学位认证呢?这是因为,学历造假越来越泛滥猖獗,单凭一纸学历证书,有时确实可能让假文凭蒙混过关,有了认证报告就保险多了。但令人不解的是,“证明我的学历证是真的”竟然演变成一桩总收费过亿元的生意。可以说,“学历认证”虽非奇葩证明;但“学历认证收费”却是彻头彻尾的奇葩收费。

首先奇葩在价格贵。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国内大学生申请学历认证报告,一份收费95元;“海归”学子认证一次则贵得多,每份收费360元。“官方定价”已经不菲,但有些地方还擅自提价,如有媒体曝光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针对省外院校毕业生的认证,一次收费135元。

“奇葩收费”还奇葩在巧立名目、变着花样多收钱。比如一个国内毕业生付了95元服务费,只能在20天后收到认证报告,想加急须再加100元“加急费”。如果“海归”人员需要把学历认证报告翻译成中文,很多地方规定必须去“指定公司”翻译。凭常识大家都能想到,只要一“指定”,肯定比市场价高,这一翻译起码又是300元。

显然,收费高、服务差的“学历认证”已经越来越背离其初衷,并凭借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地位,成为某些部门借机敛财的工具。三部委取消学历认证收费的通知,正本清源,让学历认证回归其公益、非盈利的本质,应该说是符合民意期待的。

不过,过去这些年,学历认证收费总共收了多少钱?这些钱收了之后被用在了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有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对学历认证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给公众一个交代。

新闻推荐

全国首例海洋生态环保公益诉讼案胜诉 法院判赔782万余元

6月26日,广州海事法院公开宣判中山市检察院支持该市海洋与渔业局起诉的彭伟权等人污染海洋环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不能让生命等不及2018-06-28 14:48
评论:(“学历认证收费”的垄断生意终于关张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