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6649个,其中医院31056个。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297家,民营医院数量为18759家。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17年公立医院减少411家,民营医院增长2327家。
长久以来,公立医院数量要远多于民营医院。然而在2015年,这种局面被打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据了解,我国公立医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另一类是地方政府的公立医院。资料显示,消失的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并购等方式转型成民营医院。业内认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尤其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数量减少,2018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数量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不仅医院数量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的总数也在逐年递增。
数据显示,2017年卫生技术人员有898.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人,注册护士380.4万人;而对比2016年的数据,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84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9.1万人,注册护士350.7万人。
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同时跟进,新旧机制实现系统转换。病人药费的下降带动了医疗费用整体涨幅的下降,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照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上涨3.3%,涨幅下降0.8个百分点。医院次均门诊药费下降1.8%,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下降7.1%,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44.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涨幅(1.4%)较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4450万人(占18.2%),比上年增加285万人,涨幅(6.8%)较去年增加3.6个百分点。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魏文)
新闻推荐
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处于“紧平衡”状态 我国无偿献血量20年增加5倍
本报讯今年是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年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