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6日第23个全国爱眼日前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专题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指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介绍,我国近视眼患病呈现早、多、高三个特点,即年龄越来越早、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因素是近距离负荷,可能是近距离工作、近距离阅读,也可能近距离的时候你在打游戏,所有造成眼睛近距离的负荷增加的因素,是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近视患者约为30%、初中生这个比例上升为60%、高中生80%、大学生9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龙琴在会上介绍,虽然目前尚缺一个全国范围的调查数据,但近视问题日益严重,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人。
近日,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已由卫健委印发,会上,专家就人们生活中一些用眼护眼误区进行了解答。
误区一:“眼保健操无用论”
针对网上出现的“眼保健操无用论”的说法,王宁利表示,“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对眼保健操做了科学的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调节视疲劳,在正确眼保健操的帮助下,在近视眼防控方面确实有作用。”
王宁利说,眼保健操是保持适度用眼的一种方法,但不是说做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近视。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压力、社会环境、电子产品入侵等,都使得眼睛很容易超负荷使用。因此,科学的应对方法是适度用眼,鼓励自己的孩子做眼保健操。
误区二:近视手术后不再是近视眼
近年来,越来越多近视人群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龙琴提醒,很多人误以为做了近视手术之后就不再是近视眼了,这是不对的。
“做近视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摘眼镜,这个眼镜原来戴在眼睛外面,做手术相当于在角膜上戴上眼镜,虽然外表看不戴眼镜了,但还是近视眼。”龙琴说。
王宁利解释,近视手术的实质不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矫正。
近视手术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率很高,在进行近视矫正手术前,医院会进行严格的术前筛查与评估,一般需要满足18周岁、度数完全稳定两年以上等条件。
因此,对于低中度近视患者来说,术后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对于高度近视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龙琴提醒,手术前为高度近视的患者,术后还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仍然需要定期检查眼底,防止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三:多吃补品可防控近视眼
多吃补品,是不是防控近视眼?专家回答:不是 。
王宁利说:“对于抗氧化剂的眼保健产品,像蓝莓、叶黄素这一类的,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老年人,抗氧化对视力保护是有一定作用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是我们的三餐是营养均衡的,就没有必要吃补品。当然你说要想尝试一下也不反对,但是增加各种营养防治近视明显是错误的。”
当发现孩子近视后,应尽早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眼镜配上了就拿不下来了,度数会越戴越深,都是对眼镜的误解。”王宁利说,第一副眼镜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院进行验配,只要是合适的眼镜,正确佩戴、注意保护,并没有越戴越重的后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涛记者陶颖)一直以来,黄陵矿业生产服务分公司坚持把岗位描述作为检验和提升职工安全素质、提高职工行为规范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