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班里有个男孩子爱动手打人,最近一个星期这个男孩推搡、动手打我家孩子两次了。我跟老师和男孩家长都沟通过,原因就是两个孩子抢体育课用的教具。对方家长态度很好道歉诚恳,老师也对打人的孩子批评教育了,但昨天放学孩子告诉我,那个男孩又在做早操的时候推了他,没有任何理由,无缘无故的就又对他动手。我儿子性格比较内向不敢还手,孩子爸爸听说又被打气的不行,直接让孩子再有下次就打回去。我真不知道该不该按他爸爸说的教,鼓励他打回去对吗?请老师帮帮我!(莎莎)
解答:
“你现在可能感觉特别委屈、无辜,因为那个孩子无缘无故就打你了。”
“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害怕,没事妈妈会保护你。”
这样的话语是家长们第一时间该对孩子说的。当孩子被打向你寻求帮助,家长要做的首先就是去“共情”孩子的情绪。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理解并能体会到你的情绪,你的恐惧、害怕是可以被理解的。
第二,学会自保和表达自我意愿其实比打回去更重要。当孩子可以自己用坚定的态度明确地说出,“你不要推我!”大多数情况对方孩子是不敢再有进一步作为的,那在这个情境下被打的孩子不再是弱者。而最关键的是,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我都可以有理有节地捍卫自己的权力。
评估自己的孩子如果被欺负后该不该打回去,首先要考虑孩子如果打回去会不会成功。选择反击,如果成功,可以做;如果考虑到大概率会失败,那么最好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家长亲自跟打人孩子接触。担心孩子反击成功以后也用暴力解决问题,就要评估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属于无事生非或者爱欺负人的,可以鼓励孩子反击;如果评估孩子平时也爱打人,那么最好将解决权交给老师或家长介入协调。
选择不反击,如果老师及时帮忙和阻止攻击行为,能让这个孩子懂得“打人行为是错误的,是会被老师批评或受到惩罚的”;如果父母介入并有效阻止他人欺负,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如果打人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的委屈得到了正义的伸张,这个被打孩子的性格就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不反击不等于懦弱,老师和家长的及时介入,会给这个孩子一种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性格形成往往是多方面的结合体,在这方面丢了,也能在那方面找回来。孩子懦弱依赖与否,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那些一见到孩子被打,便叫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打回去的父母,很多时候是被情绪驱动。孩子被欺负,谁都会心疼。当你们要做这种决定的时候,你便要自问一句:“孩子能打赢吗?”有些家长说,打不赢也要打,那么你便还要自问一句:“我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所以,那些鼓励一定打回去或一定不要打回去的言论,会给父母造成误导,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被人打了,要不要鼓励他打回去?最理性的回答便是:“被打的孩子,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美慧)
新闻推荐
钟祥市食药监局护航高考餐饮安全 对高考接待单位食品实施全程监督
本报讯今年高考期间,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心健康,湖北省钟祥市食药监局全面启动高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事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