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王甄言
为了防止大学生当“枪手”,高校在高考期间执行“禁足令”,是对大学生的爱护。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学生当“枪手”并不是新鲜事。所以,在高考期间下达“禁足令”,看似有些风声鹤唳,实则很有必要。
假设没有“禁足令”,有的大学生拗不过亲戚朋友,很有可能被迫当“枪手”;有的大学生可能经不住利益诱惑,以身试法。从被查处的“替考案”来看,往往就有这两种情况。所以,一些大学生不能以自己不愿意、没水平当“枪手”,就认定别人也没有这种冲动。
高考仍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如果高考监督不严,没有做到全方位防范替考,高考公平就有可能被人为因素破坏,其中大学生“枪手”就是不可回避的风险隐患。因此,严防大学生跑出校园当“枪手”,对学生下“禁足令”,并非多此一举,而是确保高考公平的保险之举,也是当前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大学生要多谅解。
因为,从已经侦破的案件来看,有的人请“枪手”,谋划得非常长远,比如直接用大学生的照片办准考证,甚至录入了大学生的指纹、人脸等。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枪手”就能大摇大摆地混进考场。为了堵住监管漏洞,禁止大学生在高考期间离校,则盯死了人,即使已经筹备好的替考计划也会胎死腹中。这对高考公平有利,大学生要理解并支持。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假如高校不看紧管严大学生,那么大学生自己当年高考时就丧失了公平,也许今天就无缘在大学里调侃“禁足令”了。当下的考生如果遇到了不公平,苦读多年却被“枪手”干掉了,岂不是太冤屈了?因此,就冲着这一点,大学生受两天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新闻推荐
编者按: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开考。澎湃评论推出“我来写高考作文”策划,让曾经的高考考生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提供“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