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孩两次自杀身亡 “劝死者”该当何罪

来源:南国早报 2018-06-03 16:05   https://www.yybnet.net/

辛辣点评

□广东李蓬国

6月2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公安发布一则警情通报:5月31日,在厦蓉高速洪观服务区发生一起自杀事件,3名自杀者系一家人,其中两人身亡,一人受伤。记者多方了解后得知,此次自杀的一家人系此前在海南自杀未遂的一家人。5月20日晚,一年轻女孩在微博发布遗书,称因为父亲欠下高利贷一家人不胜其扰,决定自杀,后经海南警方救援,转危为安。蓝山县公安局一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惋惜,他告诉记者,这名女孩发微博后,有一些网友质疑其动机,甚至在其被救后人肉搜索其家人,让当事人及其亲属不胜其扰,他们已心力交瘁,连警方的电话都不敢接。(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11版)

继小凤雅事件后,我们又一次见证了网络暴力的威力,这次是把活过来的人再逼上绝路。试问,这些“劝死者”还有一点人性吗?

年轻女孩迫于高利贷压力而自杀,由于网友的营救而活了下来,在警方的劝说下打算“好好活下去”,这本是满满的正能量。但总有些人看不得别人好,有人质疑她公开自杀的动机,还有人居然说“她自己说过自己是急诊的护士,有一百种致死的方法,可她都没有采取”。更有甚者进行人肉搜索、电话骚扰,给这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些所言所行岂止冷血?

小凤雅事件后,网友们纷纷为自己的不当言论道歉。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受个别自媒体造谣所误导。而在此次事件中,诸多冷血无情的“劝死”言行,真的对这家人的再度自杀没有半点责任?

事实上,就在女孩第二次自杀后,还有网友继续展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网上的跟帖留言中,就有人说“你想自杀就自杀啊,还公开自杀?你公开就意味着大家有评论的权利”。总之,以无情为有情,以伪善为慈善者,大有人在。如果对超越底线的“劝死者”继续容忍,类似的悲剧还会上演。

新闻推荐

高考将至 考生家长应警惕三类骗局

2018年高考即将来临,西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根据往年经验提醒考生家长警惕三类骗局。骗局一:谎称捡到某考生准考证,留下联系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爱河,爱河……2018-06-03 12:37
评论:(女孩两次自杀身亡 “劝死者”该当何罪)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