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拆除后,我们有了更多活动空间,周围也是满眼皆绿,以前真不敢想。”市中区王官庄街道四区第二社区近期发生的变化,让居民李安梅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而这只是片区的一个缩影。如今走进王官庄街道辖区,无论是绿树成荫的街巷、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还是拆除违规广告牌匾后露出的天际线,每一个细节都让市民感到欣喜。自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动”开展以来,王官庄街道坚持改造为民、惠民、利民、靠民、爱民理念,加快提升宜居水平、文化气质和道德品位,辖区实现“蝶变”的同时,居民在共建共享中也有了幸福感、获得感。
改造为民——
老旧小区上演“变形记”
城市提升旨在改善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对于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求变的愿望尤为强烈。作为王官庄街道老旧小区典型,王官庄小区四区有着30岁“高龄”,配套设施不到位、环境脏乱差让管理者“挠头”,令居住者“闹心”。
王官庄街道按照“清、规、建、管”要求,对王官庄小区四区实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翻新改造,同时打响“楼道战”,对青龙小区、王官庄七区等老旧小区楼道杂物、垃圾及小广告等问题集中攻坚。截至目前,街道共粉刷楼道5000余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6000余处、清理小广告8000余处、维修交通护栏530处、排查安全隐患800多处,同时对路灯、休闲坐椅、破损地面、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全面维护,内外兼修让老旧小区更加宜居。
改造惠民——主攻“软肋”让环境“脱胎换骨”
环境的改善不仅发生在老旧小区,王官庄街道辖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同样上演着“蝶变”。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机制,街道将网格长、城管协管员下沉到辖区43个网格中,在此基础上,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坑洼路面、排水沟垃圾、堆积杂物等,歼灭卫生死角;成立杆线整治小组,包片推进全力歼灭“空中蜘蛛网”;拆除违规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打造“双语牌匾示范街”,联合多部门清理“开门开窗”乱象,深入城市“肌理”优化辖区环境。
随着“烧烤季”到来,对于如何处理好市容环境、商户生计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关系,王官庄街道城管委工作人员推行“721”工作法,变管理、执法为服务,将坚决取缔改为引导教育,确保烧烤经营业主正确安装并使用油烟净化装置、杜绝店外经营现象等。街道同时制作更为醒目的辖区“烧烤地图”,真正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以此次签订保证书为契机,街道不断加强与经营业主的沟通和交流,让烧烤业主深刻认识到守法经营带来的益处,大家纷纷表态将诚信经商,共同维护辖区环境。
改造利民——推进民生项目拉开发展框架
设置文明交通引导员,规范志愿者服务,加强公共秩序引导力度;联合交警部门、育贤四小在辖区十字路口跳“等灯舞”,将文明交通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角落。在志愿者的带动下,王官庄辖区交通秩序得到改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街道下足“绣花”功夫治理乱停车,通过张贴温馨提示单、拖离“僵尸车”、划分车位线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辖区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为居民创造良好出行环境。
道路宽阔畅通,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砥砺前行中,王官庄街道“环境品质更美”的脚步愈发坚定。乘着城市提升工程的东风,街道同时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大拆迁、大建设带动大更新,全力助推各项民生项目建设。其中刘长山路道路改造项目征迁任务已全部完成,项目红线范围内房屋全部拆除完毕并提供施工作业面,为促进城市更新、拉开发展框架奠定良好基础,不仅让片区发展品质更好,还推升片区环境品质,最终落脚在“民生品质更实”。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李文)
新闻推荐
本报报道回音—— “5·15”飞车抢夺案速破受害人专程送锦旗
本报讯(记者张嵘)5月30日下午,“5·15”飞车抢夺案受害人乔女士专程将一面锦旗送到办案民警手中,感谢警方在案发第二天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