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境内感染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主机数量减少了26.1%,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增速减缓,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协调下架8364个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随着《网络安全法》的施行,恶意程序扰民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网络安全法》从网络管理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对抗恶意攻击的能力。”北京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陈钟说。
去年5月,一款名叫WannaCry(想哭)的计算机病毒席卷全球。只要感染了“想哭”病毒,电脑中的所有资料都将被加密且无法破解,用户要么放弃所有资料重装系统,要么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价值近2000元人民币的比特币作为“赎金”。据统计,“想哭”病毒至少影响了150个国家、30万名用户,造成80亿美元损失,不少大学、医院、企业甚至政府机构的电脑中招。幕后黑手挣得盆满钵满,中招者“想哭无泪”。
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等物联网设备,给黑客提供了新的靶子;加之企业网络安全水平良莠不齐,更是给了黑客可乘之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进行“攻防演练”,邀请能发现安全漏洞而不会恶意利用的“白帽黑客”找到漏洞、及时修补,不给恶意攻击留下机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的DEFCONCHINA极客大会上,不少顶尖“白帽黑客”来到现场进行技术分享,互联网服务提供平台、智能家居厂商也抓住机会,提供高额“赏金”,邀请参会者提交漏洞。
“现在,互联网牵涉海量的设备、节点、企业和用户。必须依靠全产业链合作,提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条线的安全水平。”百度安全事业部总经理马杰说。
“要让《网络安全法》发挥更大作用,应做好‘后处理\’工作,帮助受到网络安全攻击的企业和用户回归正轨,并用好法律武器,对违法者追责到底。”陈钟建议。
新闻推荐
在本次智联招聘开展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活动中,共计90168名应届毕业生完成了调研问卷,揭秘了移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