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在执飞后不久,驾驶舱副驾驶员面前的风挡玻璃掉落,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架遇险航班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紧急着陆。那位临危不惧,通过一波“神操作”化险为夷的机长,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这次成功的紧急着陆被称作“世界级”的,因为当时机组人员所面临的险情异常严峻。处变不惊的机长,当然配得上英雄的称呼,但更值得褒奖的显然是他在危急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专业技能,就算心理上再淡定、再大无畏,也不可能带领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和乘客脱离险境。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媒体把机长刘传建视作中国版的“萨利机长”,后者因驾驶遇险客机成功迫降哈德孙河而闻名。但在接受采访时,刘传建却直接表示“跟英航的那次更像”。这一细节恰恰体现出这名机长的专业素养,他对历史上著名的飞行事故了如指掌。这有赖于平日里对相关信息的高度关注,“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事故发生原因,自己应该怎么去操作,做一些特殊准备。”关键时刻的“神操作”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当然,川航遇险航班成功着陆不只是机长的功劳,全体机组人员在遇险时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地面救援人员的及时出动与妥善安排等,同样功不可没。正是各方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与专业行动,让遇险航班成功脱险。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处置应对不当,后果都是难以想象的。尽管人们有理由在情感上称呼包括机长在内的机组人员为英雄,但与那些在灾难面前大无畏的英雄们不同,这场胜利是由执着于专业精神的英雄们创造的。
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的确值得称颂,但这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常常是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道德高地。专业精神则不同,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可复制的,并没有很高的门槛,而且是每个人都应当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就像民航局在事件之后的通报所总结的,此次川航遇险客机成功备降,是“近年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和提升应急能力建设成效的一次重大检验”。
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专业精神要比英雄精神靠谱得多。人们当然不应吝惜赞美,把英雄的称号送给机组人员,但更应看到的是,正是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他们成为英雄。而对英雄们的最好的赞颂,恰恰是专业精神的弘扬,每一个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的人,都是值得称赞的英雄。
新闻推荐
袁玉冰1899年出生,江西泰和县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很快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后经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