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莫/漫画
漫谈万象
□湖北 张西流
最近,江苏省扬州市区82岁高龄的李老太(化名)遇到一件怪事,已经绝经30年的她,突然来了例假。李老太说,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当时她参加一个保健品讲座,销售人员极力向她推销一种鹿血保健品,因为她有脑鸣的症状。为了治病,她购买了一个年度用量的保健品。可是,吃了这保健品,非但没止住脑鸣,反倒吃出了毛病。(据《广州日报》4月12日报道)
以“保健品讲座”等方式推销保健品,从情感上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以达到销售高价保健品的目的,是众多保健品商家惯用的伎俩。扬州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吃了所谓的鹿血保健品后,病非但未治好,反而吃出了例假。这种“返老还童”的方式,实在是让老人羞愤不已。问题是,目前针对保健品销售乱象,还是一个管理盲区,打着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虚假宣传,有敲诈欺骗之嫌,也很难取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不清过度推销保健品背后的伎俩,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保健品,甚至不惜与子女反目。
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骗财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保健品依赖症”,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保健品吃出例假,损害的不仅是老年人健康,还有人格尊严,必须以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名义,治理保健品乱象。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保健品销售乱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消除监管盲区,并制定铁律严厉打击。
新闻推荐
○○通讯员黄妍妍晚报讯南天社区辖区处于飞鹅商圈集中区,附近食品经营户较多,食品安全成了社区、群众关注的重点。为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确保广大居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户经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