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晓丽
1650户、98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2100亩树木清表,3500个坟头的迁移……高新区新昌片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四大战役”任务量大、工期紧迫。面对“五一”清零的任务目标,清明假期,新昌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息休假时间,“五加二、白加黑”,持续奋战在健康东街改造提升、杨瓦路拓宽、东三河治理和棚改清零“四大战役”一线,确保了各项工作“不打烊”。
4月5日一大早,街道党委书记刘相合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对当天工作进行安排布置。“越是困难,越要主动面对。”刘相合说,“作为基层干部,必须敢于担当、知难而进,顶得上去、拿得下来,担负起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重任,打赢‘四大战役\’,释放发展动能,誓将新昌换新颜。”
拆迁工作,方法至为重要。“公平”是征收拆迁工作的灵魂。“坚持公开、公平、拆迁全透明,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新昌街道对拆迁改造表明的坚强决心和一贯态度。严格落实政策标准,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合法诉求解决到位,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健康东街、东三河民事清点评估中存在错评漏评现象,社区党委及时统计、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应评尽评,对棚改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丈量房屋、核算数据等环节有偏差的第一时间纠正,不让群众合法利益受损。
真情为民破解拆迁难题。街道深入沟通交流,对民事户诉求无理的从思想上教育到位,引导群众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讲真情办实事,对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积极协调清平学校与新纪元学校为庄家社区90余名在外躲迁户子女解决中午食宿问题,积极协调区敬老院为80岁以上躲迁困难老人办理免费床位手续,随子女躲迁的可享受5000元的躲迁补贴等,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
过硬的作风是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拆迁中,街道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突破担当、积极作为,“五加二、白加黑”,念好“熬、靠、磨、压”四字诀,铆足干劲,大干快上。党员干部踊跃带头签订协议,北冯家社区居委会主任闫飞飞在健康东街北冯家段有2处门头、厂房,清点评估工作完成后,带头签订拆迁协议,在其影响带动和入户动员下,1天时间完成9户亲属和业户签订拆迁协议。大庄家社区是“四村同拆”中最大一个社区,年近70岁的居委会主任庄考祥,在大庄家社区棚改工作启动后,发扬老黄牛精神,跟其他年轻干部一起入户做群众工作、靠在一线拆迁房屋、熬夜参加调度会,累倒在岗位上。傅家社区居委会主任傅学江带头签约搬迁,将一家老小安顿好后一头扎在棚改一线,顾不上经营的生意,吃住在办公室,奔走在群众家中。
好作风激发强大战斗力。清明三天假期,健康东街改造提升工程涉及的232户完成签约111户,拆除40户;东三河治理涉及的831户正在组织签订协议和拆迁清表。
告别曾经不堪回首的岁月,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是棚改区居民几代人的梦想,更是群众多年的夙愿,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客观要求,更是聚力民生建设、增进老百姓福祉的选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一切从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算大账、算发展账、算民生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全面打响‘四大战役\’,提升东部发展区位优势,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刘相合说。
新闻推荐
《在秋天里奔走》(59)我像在梦里一样,同妹妹一道回到了我南京的家。我们家的房子是四室两厅两卫一厨的电梯房,11楼不高不矮,适中的楼层视野开阔,站在任意一个窗口,都可以看见从楼下绵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