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患者录拍医生 “毒副作用”不容小觑

来源:华商报 2018-03-26 01:58   https://www.yybnet.net/

医生坐诊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给他们拍照、录音甚至摄像。不少医生认为,拍照录音既干扰了他们的诊疗行为,又是不尊重、不相信医生的表现。近日,记者随机采访20名医生和30名患者,发现大部分医生有被拍照、录音的经历,而患者及其家属拍照、录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3月25日《楚天都市报》)

网络时代,很多人成了低头族、“机”不离手,哪怕到医院看病也是如此。也许有的患者录拍医生,是想记住医嘱、发个朋友圈等,本身并无恶意。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医生不妨对此多些理解。

从法律层面讲,患者有录拍医生的权利,但患者录拍医生以期在医疗纠纷时留存证据,这不是明智之举。当你举起手机录拍,以防范的心态监督医生时,就已经把他们放在了不信任的位置。想想看,在这样的“监督”下,医生还能有愉悦的心情工作吗?再者,很多录拍不是连贯的,患者在不了解医生诊治正当性的情况下,对录拍的内容断章取义,若发布到网络上,也很容易诽谤医生、医院的声誉,或将面临违法的嫌疑。患者借录拍医生自保的心情可以理解,可这种行为无形中给医生增压,导致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其“毒副作用”不容小觑。所以,患者出于其他目的录拍医生时,最好能告知医生,这是一种尊重;而对于患者无恶意的“监督”录拍,医生也不妨多些理解和宽容。黄齐超

新闻推荐

禁止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017年6月,李某参加完中考后,来到某酒店应聘暑期工。酒店负责人周某在知晓李某未满16周岁的情况下,仍招聘李某从事服务员工作。一天,李某在工作中不慎摔倒导致左腿骨折。事发后李某家人向周某索要赔...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患者录拍医生 “毒副作用”不容小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