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公布一组数据,2018.3.11-2018.3.17深圳市龙岗区发生抢劫、抢夺警情0起,发生八类暴力警情3起,发生两盗警情7起。
对于一个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实有人口超过470万的原关外行政区,这样的数字来之不易,用“安全”来形容今天的龙岗并不为过,它的背后是无数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
可下面我们还要公布一组数据,同样是2018.3.11-2018.3.17龙岗区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22宗,涉案金额近100万元。
对不起,现实有点残酷但你必须知道……
今天的报告可能需要点耐心,但请花点时间看完:
3.11-3.17,龙岗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22宗,涉案金额97.5万余元。
警情分布情况
其中,电信诈骗发案最高的区域是横岗街道、布吉街道,分别为23宗、20宗,龙城、龙岗、宝龙街道情况也不容乐观,发案数分别为17宗、16宗、15宗,发案最少的园山、吉华街道也分别达到了7宗、5宗。
作案手段分析
电信诈骗主要作案手段有电话冒充他人、网购、QQ/微信好友、贷款诈骗、电话冒充企事业、刷信誉诈骗;其中,电话冒充他人、网购、QQ/微信好友、贷款诈骗共占电信诈骗59.8%。
转账方式分析
从已有受害人转账方式看,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居多,共占已核实受害人转账方式73%。
随着公安机关“蓝马甲”行动在银行网点值守,诈骗团伙指示受害人通过柜员机转账的方式越来越少。
受害人情况分析
从已有受害人身份看,主要以公司职员受骗为主,共52宗。其次是无业人员21宗,个体户17宗,工厂员工8宗,家庭主妇5宗,在校大学生4宗。
从文化程度看,以初中学历受骗最多,共57宗。专科28宗,高中17宗,小学16宗,本科14宗。
从年龄看,以80、90后居多。90后56宗,80后44宗,70后19宗,60后6宗。人们印象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电信诈骗的主要对象,但却占比不高,只占6宗,被骗最多的反倒是青年人。
典型案例通报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3月17日,宝龙街道的曾女士(22岁,个体经营户)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市嘉定区公安局,称曾女士涉嫌一宗洗钱案,可能是由于身份信息泄露,需帮事主找回信息。曾女士加了对方QQ后,按指示转了2万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
二、冒充亲友诈骗
3月16日,何女士(40岁,家庭主妇)接到一个自称是其朋友的电话,称与人打架,需要赔偿1万元,请事主帮忙。转给对方后,意识到被骗。
三、贷款诈骗
3月18日,坂田街道的邓先生(20岁,个体经营户)接到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助贷款,事主添加微信后,对方以各种理由向事主收取费用共7096元人民币,转账后发现被骗。
四、冒充领导诈骗
3月19日,熊女士(31岁,公司职员)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司领导的电话,对方称有急事需借5000元,事主按对方要求转了3000元后,发现被骗。
五、办理提高信用卡额度
3月11日,胡先生(45岁,个体经营户)在QQ动态中看到一条可提高蚂蚁借呗额度的广告,于是通过QQ联系到对方,对方以需要交手续费为由收款共14200元,转帐后意识被骗。
六、网购诈骗
3月16日,黄女士(21岁,公司职员)加了一个卖手机流量的微信,对方以各种理由让其通过支付宝扫描对方提供二维码支付了11816元,事主转账后发现被骗。
这些数据很冰冷,在信息裸奔的时代,人人都可能是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或许不是我们太蠢,而是骗子知道的太多。
虽然事实很残酷,但我依然要告诉你,反诈骗真的任重道远。我们可以蹲守在银行网点阻止你转账,我们可以把反诈骗的海报贴满你的小区,我们可以一遍遍的宣传、呼吁、呐喊……可只有每个人都了解真相,或许才能真正提高警惕。
而这些只靠公安和政府远远不够,需要你、我、他每一个人,需要全社会对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形成共识,并尽快付诸行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开始。
我们相信终结诈骗终将实现,这也是龙岗公安分局发布这篇报告的原因。
(原题为《人均损失近万,现实有点残酷,但你必须知道! 》来源:深圳龙岗警营)
新闻推荐
针对“死亡陷阱” 打牢安全基础 空军首次推广教-8飞机失速尾旋训练
参训教官驾机滑出准备起飞(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李明伟摄)据新华社哈尔滨3月24日电(张汨汨王志佳)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日前在机关及所属某旅教官中开展了教-8飞机失速尾旋训练。这是空军在教-8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