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里,《黄河大合唱》被恶搞篡改。图据网络视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22日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通知要求,所有节目网站不得制作、传播歪曲、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的节目,不得擅自对经典文艺作品、广播影视节目、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作重新剪辑、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得截取若干节目片段拼接成新节目播出,不得传播编辑后篡改原意产生歧义的作品节目片段。
通知说,近期一些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还有一些节目以非法网络视听平台及相关非法视听产品作为冠名,为非法视听内容在网上流传提供了渠道。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严格管理包括网民上传的类似重编节目,不给存在导向问题、版权问题、内容问题的剪拼改编视听节目提供传播渠道。对节目版权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影视制作机构投诉的此类节目,要立即做下线处理。
通知要求,各视听节目网站播出的片花、预告片所对应的节目必须是合法的广播影视节目、网络原创视听节目,未取得许可证的影视剧、未备案的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以及被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广播影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对应的片花、预告片也不得播出,制作、播出的片花、预告片等节目要坚持正确导向,不能断章取义、恶搞炒作;不能做“标题党”,以低俗创意吸引点击。不得出现包括“未审核”版或“审核删节”版等不妥内容。
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接受冠名、赞助等,要事先核验冠名或赞助方的资质,不得与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非法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网络直播、冠名、广告或赞助。
网络乱象
网上出现多个版本《黄河大合唱》恶搞视频
今年1月底,两类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在网络传播,一种是公司年会上的恶搞节目:一群人表情夸张,伴着节奏“群魔乱舞”;一种干脆篡改了原作的歌词,如用《黄河大合唱》的曲调,篡改原歌词,将歌词改编成“年终奖”题材。当时在某视频网站里,这个传播歪曲、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的视频,几天内播放量就达到了946万次。
除了篡改歌词、年会乱舞,互联网上还能找到猫咪指挥、宿舍表演等形式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今年1月,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一个名叫“正在忙着吃土的王阿婆”的发布视频者上传了一则名为“可能是假猫,保卫黄河,表演者nene&四崽崽”的视频,视频中的背景音乐仍是《黄河大合唱》,视频画面则是两只
猫分别挥动爪子指挥、演奏上半段和下半段的画面。而在另一些视频网站上,还存在着名为“药不能停,男生宿舍版保卫黄河大合奏”的恶搞视频。
今年2月,针对媒体曝光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的问题,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查处工作,排查清理有关恶搞视频,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自觉抵制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的互联网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后人愤怒
冼星海之女斥恶搞者:“丧失了一个中国人的良心”
抗战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在网络上遭到恶搞,让词曲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以及万千网友十分愤怒。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表示,对于这些
恶搞《黄河大合唱》的人,她感到很气愤,称恶搞者“丧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心”。“我父亲冼星海在为光未然写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歌词谱曲的时候,用了六天六夜时间,不眠不休,一气呵成。他在创作时,想到了八路军战士在前方克服万难,在游击健儿的配合下,形成了铜墙铁壁,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他饱含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来为这首歌谱曲。几天下来,他用坏的蘸水的笔头在纸上谱曲,桌子上堆满了一个小山头。”冼妮娜如是说。
“每当唱起这首歌,就应该触景生情,想到今天幸福稳定的生活,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而换来的。”冼妮娜说。
屡遭歪曲
红色经典屡遭恶搞
英烈形象屡被亵渎
《黄河大合唱》被恶搞的最早版本可以追溯到2014年4月某卫视制作的一档节目。此后的许多恶搞版本均对此进行了模仿和重新编排。
实际上,除了《黄河大合唱》,还有不少红色经典也难逃被恶搞的命运。《十送红军》《长征组歌》《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均在网络上被恶搞。
近年来,不光有红色经典遭恶搞,不少英烈形象也遭到歪曲、亵渎。在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与热血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可是近年来,这五位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英雄却屡屡遭到抹黑。
除“狼牙山五壮士”外,还有其他英雄人物也被抹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勇事迹曾在贴吧中被恶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雷锋,在一部名为《热血雷锋侠》的微电影恶搞,一时竟成一些人抹黑、调侃的对象。
随意编排、恶搞经典作品,这不仅是对英烈的侮辱,更是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令人不解的是,近年来如此行为呈增长之势。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成文胜说:“这类事情说明有些人对历史缺乏了解,对英雄缺乏敬畏。有些年轻人甚至将恶搞丑化当作所谓的嘻哈文化,把反叛质疑误以为时尚流行,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偏差和混乱。这一问题必须要警惕和警醒。”
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曹培鑫看来,恶搞红色经典的行为增多,有深层的社会与文化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一些年轻人对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缺乏认识,也就缺乏对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的理解与尊重。
代表委员呼吁
加强网络监管
守护青少年成长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面对网络传播中存在的诸如网络恶搞、不雅视频等一些不良现象,代表委员们纷纷呼吁,加强互联网内容管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前不久,网上流传过一段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视频中的某团队以夸张的表情与浮夸的肢体语言恶搞这首抗战歌曲。”全国政协委员叶小文对这一现象严厉斥责。“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在他看来,这虽然是个别人的极端行为,却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欧阳黔森表示,网络文学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网络文学在风靡的同时,也存在着粗制滥造、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对我们的光辉历史、革命精神以及英雄人物产生误读。
除了网络恶搞,不良的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也成为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直言,一些网游太害人了,就像一个黑洞,一直把人往里吸。对于没有分辨能力、自控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毁了一生。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 新闻推荐 青秀城小区。2016年12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曾报道,央企中铁房地产集团江苏置业有限公司曾在出售在南京开发的青秀城小区时,承诺欲将通风井改造成小房间附赠给业主。但中途被当地政府以“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