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贩卖数十万条个人信息被抓

来源:青岛早报 2018-03-22 07:46   https://www.yybnet.net/

公民个人信息既不是发财致富的工具,也不是任人窥探的“公开领域”,任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昨日,记者从市南检察院获悉,该院依法提起公诉的 “阿斌(化名)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在市南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为揽客户购买他人信息

阿斌是某服务行业公司的员工,经常需要向社会公众宣传自己的业务,以招揽客户。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阿斌决定采用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批量购买其他公民的个人信息,然后加以利用。为了实现自己“广撒网,多网鱼”的目的,阿斌联系到了小蒙(化名),从小蒙处购买了数十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虽然阿斌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极大,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办理阿斌的业务。一段时间过后,阿斌萌发了将自己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他人,以弥补自己损失的念头。于是,阿斌通过网络联系到了开开(化名),将上述信息全部贩卖给了对方,获利数千元。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的阿斌,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安机关一个月后会 “找上门来”。更令他惊讶的是,向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小蒙,以及向小蒙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阳阳 (化名)也一并被公安机关查办。原来,阿斌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根据阿斌的供述,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从业员工之间相互贩卖、交换、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发财致富”的行业潜规则。对法律的无知和行业的乱象使得阿斌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仅仅一两次购买、使用、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要能赚取利润就可以,不想却因此锒铛入狱。

市南检察院检察官提醒,个人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公民合法权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表面上如“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对公民私人领域的粗暴干涉,也是我国刑法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从业者应当自觉合法经营,切勿因为心存侥幸以至于懊悔终生。该案已于近日公开开庭审理。

记者 樊蓉 通讯员 郝会娟 黄稷琛

新闻推荐

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 切勿利用信用卡套现

案情介绍2018年1月,李某拨打12363电话投诉称,其在某商业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初始额度为2万元,后提升至5万元,今年1月9日收到短信提示“因您的信用卡频繁在同一商户不正常大额消费,怀疑您用卡存在风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贩卖数十万条个人信息被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