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学期末,考试刚一结束,有些学生就开始变着法儿的向老师“献殷勤”,甚至不惜大打“同情牌”,为的就是“要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1名高校在校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7%的受访者称自己身边有学生找老师要分的现象,35.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向老师要过分,72.4%的受访者认为拒绝学生要分的老师有原则。
学生找老师“要分”,最常见的原因无非就是“怕挂科重修”。平时不好好学习、不求上进,复习时也是三心二意、佛脚也懒得抱,到头来考得一塌糊涂,自感离及格线有差距,趁成绩还没有出来、尚未公示,抓紧找老师套套近乎,希望对方能高抬贵手,能睁只眼闭只眼,多给点分数,这就是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少老师也是“心软”,看着离及格线咫尺之遥的成绩,除了怒其不争之外,也会被学生“要分”的恳切所打动,自愿当回“好好先生”,也让学生能安心回家过个年,来年不必为重修所头疼。
如果说“怕挂科而要分”损害不到其他同学的切身利益,只不过是学校少收点重修费而已;那么,为了出国、保研或评奖学金而向老师“要分”,可就太过分了,若是老师还应允之,那简直等同于助长了“破坏公平”“有意偏袒”的不正之风。众所周知,出国和保研名额有限,很可能就是“你上我下”的局面;而评奖学金,每一分都关系到能不能拿上奖、拿几等奖的问题。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激烈,有人通过非正常手段多得几分,占得了先机,那些老老实实靠自身努力拿分数的同学岂不就吃了“哑巴亏”?而老实人会不会“吃一垫长一智”,以后也玩起了套路?长此以往,学风还能好得了么?
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同意要分请求的老师多;而调查同样显示,七成多受访者认为,拒绝给学生涨分的老师坚持公平正义,很有原则。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还是希望老师能“强硬”起来,不要受制于人情去当“好好先生”。其实,现在学生某学科的最终成绩,基本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想要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只要上点心,并非难事。平时不刻苦、不努力,而把及格甚至是高分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高抬贵手、偏爱有加上,未免有点太冒险,也为同学所不齿。而老师面对堆成堆的“要分”请求,是答应谁的,还是不答应谁的,看似不好处理与抉择,实则也很简单,以公平为准绳,一视同仁,让“要分”的学生吃一吃闭门羹又何妨?也是督促他们今后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认真对待学业,却总想着靠投机取巧来赢得好分数,甚至把社会上套近乎、拍马屁、请客送礼的那一套,用在“经营”师生关系上,成为象牙塔内丑陋的一景。对此,校方不能听之任之,须开展宣传教育以正学风,强调师德规范以正教风,并逐步完善学生素质考核和评价机制,让每科分数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真正实力,让保研推荐和奖学金评比不被轻易左右,更加公平可信。
■本报评论员 陈曦
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认真对待学业,却总想着靠投机取巧来赢得好分数,甚至把社会上套近乎、拍马屁、请客送礼的那一套,用在“经营”师生关系上,成为象牙塔内丑陋的一景。对此,校方不能听之任之。
新闻推荐
贵州花溪大学城的学生寒假回家时遇到了烦心事:学校门口发往全省各市、州的网约巴士突然停了,而去40多公里外的贵阳市金阳客运站坐长途汽车,需要提着大包小包在公交车里晃上大约3个小时,中途还要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