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天寒地冻的冬季,因条件受限,一些市民选择在家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又因安全意识不强,如家中通风不良引来一氧化碳这“无形的杀手”造访,事故频频发生。就在6日,有一家三口因一氧化碳中毒全部身亡。为此,本报从今日起,特别推出“安全警钟长鸣 防范煤气中毒”系列报道。
今日刊登《紧急施救篇》。专家称,如果懂得紧急施救基本知识,不仅能转危为安,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如何识别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按照中毒程度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根据程度不同,采取救治方法也不同。”市柳铁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覃碧云介绍,轻度煤气中度患者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心悸、四肢无力,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一般血液COHb浓度在10%至20%之间。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度意味着中毒时间稍长,需要多休息,检查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度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而重度中度患者会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去大脑皮层状态,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如何紧急施救?
“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家中遇到一氧化碳中毒后,一些市民会选择给中毒患者‘掐人中\’的做法,其实这是错误且无效的。”覃碧云介绍,正确的施救措施应该是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松解衣扣、裤带,注意保暖,将患者平卧,主要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患者呕吐导致窒息,保持呼吸通畅。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气消耗。
而遇到呼吸心跳停止的中毒患者又应该如何救治呢?覃碧云表示:“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该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苏,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凑近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覃碧云介绍,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施救者要找到按压部位,一般是双乳连线中点,一手叠放于另一只手背,十指交叉,双肘关节伸直,借助手臂、肩将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5-6厘米的按压深度按压,发现有搏动、心跳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并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煤气中毒不可怕,及时应对很重要。”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主任黄卓毅表示,除了基本的预防知识和施救技巧,从根源上也要避免家中发生煤气中毒。“燃气热水器应当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点,不应该放置于寝室、密闭浴室内等通风不良处,同时也要正确使用煤气和保养燃气热水器,随时注意是否呈不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而通常产生蓝色火焰则表示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少。”黄卓毅说,市民也要不定时检查连接煤气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或受到虫咬,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提高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本报记者 阎翔
新闻推荐
澎湃新闻获悉,2017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52号),规范从事金融业务的持牌机构广告宣传行为,打击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发布金融广告。该文件由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