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月5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微发布消息称,其就百度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提起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近日已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据了解,由地方消协提起关于个人信息安全公益诉讼,这在全国尚属罕见。
微评:消协“状告百度”这起公益诉讼案件,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体现了当地消委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另一方面,依法打击隐私侵犯行为需要较真精神。由地方消委会提起关于个人信息的公益诉讼,在全国尚属罕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元素,才让这起公益诉讼,显得特别亮眼有意义。(郝雪梅教师)
微评:互联网产品过度获取用户信息,已经是行业潜规则。用户个人通过诉讼方式维权成本太高,绝大多数普通网民耗不起,这也直接挡住了很多人的维权脚步。消委会代表消费者群体发力,对互联网巨头百度提起公益诉讼,能够提高其侵犯用户隐私的违法成本,有利于倒逼互联网企业保护用户隐私。(张立美教师)
微评:自新消法授予两级消协组织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以来,不断有地方消协代表消费者发声。比如,2015年7月,上海消委会提起公益诉讼,将两家通信技术公司告上法庭,虽然在两家厂商当庭展示整改情况之后,法院同意撤销这起公益诉讼,但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疑起到了积极意义。(付彪职员)
新闻推荐
提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很多人会联想到国外的私人家庭医生,其实二者有本质不同。与私人医生服务高端人群,随叫随到,甚至主动上门提供贴身细微的医疗保健服务不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大众,提供的是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