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靠什么阻止基因检测继续任性炒作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1-02 08:27   https://www.yybnet.net/

□罗志华

《人民日报》12月27日报道,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生物医学实验室走向临床,走近普通大众生活。在“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孩子天赋”等“盛名”之下,不少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服务。记者调查发现,基因检测既有正确运用,又有不当运用,有些甚至涉嫌坑蒙拐骗、炒作概念。

当前,基因检测不仅正规医院可做,一些不具备医疗相应资质的机构也可做;不仅用于染色体疾病精准诊断和产前筛查等有益项目,而且还被错当成“算命神器”,用于测天赋、智商、特长、性格等项目。基因检测可谓鱼龙混杂,普通百姓难辨真假,判断不出检测的适用范围,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之所以有此乱象,首先与基因检测定性模糊有关。非医疗机构之所以敢大张旗鼓搞基因检测,原因在于他们认定不会被当成非法行医来处理,假如基因检测被明确定性为医疗行为,那么,除了医疗机构和少数科研机构可以针对普通人运用这项技术外,其他机构一概不能运用这项技术,否则,就应以非法行医论处。且这样定性,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但仅仅明确基因检测的性质,仍难彻底治理这方面的乱象。因为这样只能将不具资质的机构排除在外,但当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滥用这项技术时,那又如何治理?这就涉及到医疗行为规范这个问题。在医疗系统,每项医学检验和检查项目,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些内容组成了这个项目的医疗操作规范,且这些操作规范不仅写入医学教科书,而且被医务人员普遍遵守,这是医务人员的必备素养。假如有谁敢超常规实施医疗项目,他不仅会被同行认为专业素养低下,而且还要承担由此导致的医疗后果。

但当前基因检测还缺乏相应的医疗操作规范,或者虽有规范却层级太低,且没有统一标准,也不被医务人员普遍获知与遵守。当务之急,是在医疗系统内部以统一的标准,明确基因检测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这项技术,什么情况下运用属于技术滥用或超适应症诊疗。划出这道清晰的红线后,假如仍然有人越线而为,他就要承担超适应症诊疗的责任,这是医务人员普遍不敢冒的风险,其震慑力是巨大的。

可见,不让基因检测继续任性炒作下去,治理的思路应该是,先给基因检测建章立制,规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也规定谁能为,谁不能为,以此来彻底消除这方面的模糊空间,让浑水摸鱼者混不下去。然后再用严格的执法和系统内追责,给予违规操作者以相应处罚,如此才能让相关人员恪守基因检测的技术和规则边界,不敢再打着幌子炒作赚钱。

新闻推荐

湖南天心民警街头棒杀金毛 监控显示狗屡次扑向路人咬伤一人

昨天(31日)下午,网传芙蓉南路“现代空间”小区楼下,一条金毛犬被打死的相关视频、图片内容,引起了部分网友的质疑。本文图片均来自“政法频道”微信公众号昨晚9点15分,天心警方通过“天心警事”官微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靠什么阻止基因检测继续任性炒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