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大街小巷的扫码支付,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准入门槛太低、安全隐患滋生而受到监管关注。从明年4月起,扫码支付金额将有上限。
12月27日,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通知,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不仅对业务资质要求、规范条码生成等进行明确,也对条码支付进行了限额管理,同时对“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做出警示。
与已经实施的网络支付新规一样,在条码支付的限额上,央行根据用户风险防范能力,共划定了四个档次:500元、1000元、5000元以及不限额。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将不超过500元。这是很及时的“安全补丁”。
从央行新规来看,首先就是确立资质门槛,强调业务资质要求。近几年来,扫码支付日益普遍化,资本和技术快速涌入,到2015年3月26日,已有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牌照。规模的急速膨胀,也带来了诸多乱象:违规进行收单、违规处理备付金、未落实商户实名制……不一而足。多家支付机构因违规操作,被央行注销了牌照。
此次新规,进一步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取得的相关资质,尤其是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等于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有了更严格的监控网络,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限额管理是比较受市场关注的一点。这其实是针对不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安全验证手段、用户身份识别手段上的差异性,为其开放对应程度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上限授权,鼓励风险防范能力定级较低的支付机构,不断提升和完善系统风控水平,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业务拓展授权;而无法提升的支付机构则面临边缘化危险。通过制度激励,可望形成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优胜劣汰。
我国条码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业界预计到2020年分别将达到144万亿元,成为第三方支付中体量最大的支付方式,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量需要强化实时监控,才能避免风险因素持续放大,最终酿成黑天鹅事件。
必须指出的是,对包括条码支付在内的新兴支付市场进行严格监管,不能视为打压创新。创新与安全,是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过度偏重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失控。
从目前态势来看,央行在条码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从宏观层面推进管理模式的同步更新,不断根据新情况打上“安全补丁”,从而确保市场规范化发展。支付机构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性,新兴支付市场才能走得更稳健。
新闻推荐
12月27日,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突然发生大规模停电,大量游客排队等待。 视觉中国图据新华社洛杉矶12月27日电,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27日突然发生大规模停电,在园中享受圣诞假期的大批游客被迫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