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航空业的一大新闻,便是民航总局放开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管制,允许航空公司自行决定。说起来,飞机上的安全守则确实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过多次变化。光是这近十来年,我们便经历了手机在飞机上不可用到可用,甚至飞机上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的变化。可以想象,在更早的年代里,乘机体验有多么不同了。
1960年代被称为商业民航客机的“黄金年代”,行业迅速发展,空姐容貌美丽,制服光鲜,客机上的设施和服务也更好,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头等舱式服务。不过,在1960年代坐飞机,真的像它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光鲜么?
1960年代的客机内,人们穿着得体,彬彬有礼,看上去很完美 本文图均为 资料 图
遍身烟臭味90年代开始,各国才开始陆续在航班上禁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飞机上是允许抽烟的。在60年代就乘机到处旅行的一位旅客Robert Moutal说,在飞机上设置一个“吸烟区”就好像在泳池里设置一个“小便区”一样荒谬。“这样的经历真是可怕,可怕极了,因为你无处可逃。”
吸烟区的人们尽享吞云吐雾的快感
尽管飞机被分成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但这阻止不了烟雾在机舱内弥漫。“下机后,我们都一身烟味。“另一位常旅客Colin Teubner回忆说。“有一次我去特拉维夫,正好坐在吸烟区,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我无数次被请求将我的座位“借”给烟鬼们坐一会,好让他们吞云吐雾一番。”
提心吊胆的飞行
“起飞过程有时候像火箭发射一样刺激。” 乘客Andy Kerr说。“滑行到跑道后,飞机会完全停下,然后突然开始发动引擎,轰轰作响,整个过程大概要持续一分钟,让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噪音越来越响,引擎全力怒吼,整架飞机随着晃动。制动“砰”地一声响,飞机终于腾空,而你被猛地按在座位上……这比所有的过山车都厉害。”
当年常用机型,道格拉斯DC-6
1960和1970年代的乘客们完全有理由担心,因为从统计学上来说,当年乘坐飞机的事故率比现在要高大约77倍。光1972年变发生了72起飞行事故,造成了2373人遇难。当年共有3100万人次乘坐飞机旅行,死亡率达到近14万分之一。相较之下,2016年有19起事故,325人遇难,但飞行人数却有35亿人次。
噪音相伴
噪音并不只是在飞行的起始阶段才有。当年的飞行员们喜欢将飞机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升高到尽可能高的海拔。这让引擎轰鸣不止,整个机舱里都能听见。当时的飞机都是四引擎的喷气式飞机,有人说,它从外面闻起来是煤油味儿的,从里面闻起来是香烟味儿的。
后来出现了“静音飞机”,特征是三个发动机都被安装在飞机尾部。人们对这种飞机的安全性能很不放心,一旦登机时发现执飞的是这种机型,所有人都开始祈祷。
票价昂贵
早期的航空公司根据路程的远近定价,因此不同的航空公司价格差不多,竞争手段不是靠低价,而是靠提供优质服务取胜。这也使飞机票的价格居高不下。
旅客Bonnie Thompson回忆说:“我有一次要从西雅图飞往芝加哥参加朋友的婚礼,发现所有航空公司的要价都不低于700美元。那时候飞行真是太贵了!”
聊胜于无的机上娱乐系统
移动航线图和机上WIFI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想。从1960年代起,乘客可以在某些航线上看电影。现在的一些机型依然延续着类似的设备:显示屏挂在座位上方,供后几排客人共享。座位上提供耳机。不过,考虑到巨大的引擎声,即便你把声音调到最高,要听清电影里在说什么,也不是件容易事。
早年机上只能共享一个屏幕,真正的机上电影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男子喜好打猎,从网上购买气枪并藏匿家中。12月8日,鸠江公安分局合成作战中心与城东新区派出所联手将气枪收缴。12月初,分局合成作战中心梳理线索获悉,居住城东新区派出所辖区的严某有涉枪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