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慢择业”背后有理性也有无奈
■中国青年报 张西流
孩子大学毕业,工作赚钱,回报父母,反哺家庭……这是一条人们习惯的“路径”。可这些年来,“毕业却不就业,转身宅家啃老”的毕业生却多了起来,尤以95后比较突出,这显然不是一种常态。“慢择业”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由于就业门路狭窄,专业不对口,以及劳动报酬偏低,让毕业生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别看他们在“啃老”时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样子,其实,学成之后,不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发挥才智,回报父母,奉献社会,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比父母更大的焦虑。
对于“慢择业”现象,舆论一味地质疑和指责,是徒劳无益的,更不能视其为“读书无用论”的范本,而应给予“慢择业”者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更多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能让他们发挥一技之长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普惠政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缩小行业差距。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慢择业”现象才能控制在合理程度。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20万人,95后毕业生将开始走向职场。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园招聘已逐渐接近尾声,记者在近一个月的校园招聘会走访调查中发现,相比80后、90后毕业生,95后毕业生求职紧迫度明显降低,一部分毕业生呈现出“慢择业”现象。
“慢择业”要求淡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北京青年报 蒋理
目前,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慢择业”多少还有些不适应,于是质疑者多于赞成者。引导社会转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评价,需要我国大学改变传统的就业工作思路和方法,这就是取消初次就业率,关注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并围绕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来进行大学教学以及就业服务工作。
为促进各高校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每所高校统计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并把初次就业率作为重要的考核高校就业工作的指标。高校就业工作特别重视初次就业率,为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多年前高校就喊出“先就业,后择业”,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要太“挑挑拣拣”,先有一份职业再说。甚至还有大学为提高就业率,弄虚作假,有的大学生“被就业”。从大学毕业生的长远发展看,统计初次就业率,助长了就业的急功近利,并不利于大学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我国各地教育部门,有必要结合高等教育将普及化的现实,取消统计初次就业率,调整为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跟踪、统计大学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率,评价大学毕业生中长期就业的质量。慢择业说到底是个性化就业,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要让“慢择业”不变为“不就业”或者“懒就业”,关键就在于个性化就业指导。
(陈曦整理)
新闻推荐
(上接1版)蔡聪深刻感受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只有站在被拆迁人的角度看问题,并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才能及时疏导情绪和解决诉求。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李虹,今年3月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