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贷款形式陆续出现,“美容贷”就是其中之一。记者了解到,“美容贷”主要瞄准爱美却又缺钱的学生群体。(据12月11日《法制日报》)
“校园贷”刚走,“美容贷”又至,学生群体似乎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个中原因在于: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对种种骗局缺乏必要的甄别和防范能力,加之爱美心切、消费观念不成熟,缺乏基本金融常识,一些不法中介与美容机构联合即可轻易骗贷。比如,今年8月,学生小朱在促销人员忽悠下,贷到3.5万元美容费,想反悔时,却被要求付1万元违约金。
据悉,“美容贷”中介最高能够拿到贷款额65%的提成,其与美容机构合作,可谓“各取所需、互利互惠”;而“美容贷”门槛低、无抵押,尤其对于正当妙龄的爱美学生来说,很容易陷入其中。别让“美容贷”续演“校园贷”,一方面,要实施“源头治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12月1日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着力对“有场景依托、有指定用途”的小额贷款业务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并进一步完善信用惩戒举措,切实令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另一方面,要坚持“综合治理”。就“美容贷”而言,与美容有关,与中介有关,也与放贷的金融机构有关,这就容易出现多头管理、谁也不管的尴尬。“美容贷”事涉学生,虽然金额不大,但影响不小,需要引起重视,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校园贷”“培训贷”“美容贷”等消费纠纷与诈骗案的打击力度,提高诈骗分子的违法成本。
此外,学校和家庭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不可纵容学生盲目追求美,加强财商教育、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消费观,学会甄别各种消费陷阱,自觉远离“美容贷”等。
新闻推荐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新网12月11日晚,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在该校仙林校区敬文广场上用蜡烛摆放“300000,南京,12.13,80年”字样,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集体默哀,寄托哀思。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