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首期“非虚构写作工作坊”于2017年12月10日下午圆满结束。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在结业仪式上讲话。
结业仪式上,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表示,希望把非虚构工作坊项目固定化、长期化、机制化,接下来还将筹划图片和视频类非虚构工作坊以及非虚构大奖赛,将非虚构计划拓展到全球,讲述真实故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在结业仪式上讲话。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则寄语学员,通过这一工作坊获得宝贵的学习机会,把真实传达给受众,通过写作传承下去,就是给社会作出的最大贡献。
二位给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获颁结业证书。
为期三天的工作坊中,六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的写作经验、工作心得,并就学员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与互动。
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袁凌早年从社会新闻做起,再由调查报道转向非虚构写作。从十几年的记者经历出发,他讲述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分析个人作品中的细节及背后的创作心路。他告诉学员:“调查报告要求信息的可靠性,特稿在此之上还要有精神质地的可靠。”
《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表示,非虚构写作就是要将一个事实转化为你想要的故事。他以自己的获奖报道《一桩连环杀人案和一座城市的往事》为例,就报道结构、采访突破做了详尽叙述。卫毅本人也分享了作为文化记者采访知名人士的经验。
知名作家王安忆以“纪实中的虚构”为主题,从文学的角度指出,写作者应当从真实的生活,生发出超群的经验和认识。她提示学员,有些故事看上去是很小的细节,但能够辐射出社会百态。
这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主编从玉华的观点异曲同工。她特别提到,冰点的故事看起来是在找一个个的点,但其实在书写大背景、大时代、大中国。她分享了冰点历年来的优秀作品及背后的故事,也提醒学员,在复杂的现实中学会用灰色的眼睛看灰色的世界,在光谱中去写人。
《Vista 看天下政商智库》主编南香红则说,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写非虚构作品要抓住故事情节之下潜伏的永恒的素质,才能对抗时间。她以条理清晰的课件和生动富有逻辑的讲述,和学员们分享了故事如何呈现冲突,在概述和场景细节之间切换,让事实本身饱含感情。
原《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作家李辉讲述了自己和《封面中国》的故事。他说,自己喜欢与“老先生”们聊天,这就像触摸历史的温度。他也鼓励年轻人与自己家里的老人聊天,收集故事。李辉自己有收藏的习惯,家中藏满信件、物品,心里则装满各种故事。
除嘉宾分享外,在12月8日和12月9日晚的“圆桌讨论”上,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编辑总监慕克仑(Colum Murphy)讲述了国外媒体非虚构写作的现状,提供了另一种对比思考的维度。六名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学界研究者和非虚构爱好者热情分享了个人经历,引发在座学员就“什么是非虚构写作”“事实与文学的界限在哪里”“媒体的非虚构写作是否必须具备公共价值”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辩。
圆桌讨论后,许多学员表示获益良多。“艺术界、文学界、公益界、媒体界都有各自对其(非虚构写作)题材、范式、功能的理解,这样的交流才有意思。”学员之一李艺泓表示。
2017年11月,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非虚构写作工作室,旨在搭建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对话平台,联系和整合各界的文化资源,推动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和创作。这是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以来的成果之一。在“非虚构工作坊”之后,非虚构写作工作室还将陆续开展其他项目。
新闻推荐
我聊天的癖好是在小镇养成的。那时候的身份是高中语文教师。每天从讲台边走下来,总是汗涔涔的,紧张。下了课,我自然要想个办法,平息一下紧张的情绪。办法终于找到:聊天。我们聊天的地点,多在老耀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