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手机成为隐形“马路杀手”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2-08 11:25   https://www.yybnet.net/

据11月26日《法制日报》报道,资料表明:开车打电话导致事故的风险比通常情况下高出 4倍,其危险程度不亚于酒后驾驶,甚至在结束通话后的10分钟风险仍然很高。使用手机的司机应急反应慢于酒驾,注意力下降37%、刹车反应慢19%、变更车道的能力下降20%。去年一年,浙江省因开车使用手机、分心驾驶等影响安全行为共导致交通事故死亡1855人,占全省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4.3%。

从各地监控摄像头抓拍查处情况看,开车玩手机已经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一种“公害”。

其实,很多机动车驾驶员都清楚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更知道一旦被抓拍还将面临相应的罚款和扣分。然而,因为执法部门针对开车玩手机行为尚未形成常态化查处,执行力度不够,再加上对手机的依赖和严重的侥幸心理作祟,不少司机并没有真正将开车与玩手机摆在“水火不容”的位置。再加上出于社交和联系的方便,有些司机往往很习惯开车时将手机放在身旁,有来电或各种信息提示时,便不由自主地低头瞄上几秒。

开车玩手机的危害不亚于“酒驾”“醉驾”,但在很多驾驶员心目中,确实既没有将开车玩手机提升到“酒驾”的高度,更没有形成 “开车关手机”“玩手机不开车”的社会氛围。更可怕的是,现在,开车玩手机的不仅是一些私家车主,还有一些公交车、长途车驾驶员,不少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包括行人,也在玩手机。这样一群“低头族”汇聚在马路上,得付上多少生命代价?

手机不应该成为隐形杀手,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求交通执法部门形成常态化查处,利用各种抓拍手段和严格的依法执法,对开车玩手机一族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降低乃至消除驾驶员的侥幸心理。其次要有针对性地普及开展交通法规教育,让广大驾驶员、所有社会公众都认识到开车玩手机的危害,自觉珍爱生命。此外,还可以考虑多管齐下,鼓励市民对驾驶员玩手机的行为进行拍照举报。 摘自《工人日报》

新闻推荐

“老母鸡”救大车 往事如昨

刘文权海岛风俗,“船无外号不发家”,即使不雅,只要叫出去了,主人也得默认,因为这是众人赐给的。有的渔船绰号,本身就是一个惊险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渤海湾渔场上正在作业的北隍城岛的几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时间的入口2017-12-08 00:00
评论:(手机成为隐形“马路杀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