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虐童现象看“不打不成器”

来源:白银日报 2017-11-22 09:30   https://www.yybnet.net/
瞿琦

近年来,虐童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引发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比如,日前湖南益阳一家幼儿园内,保洁员李某因为嫌孩子吵闹,竟用胶带将孩子的嘴巴封住,整个过程长达十余分钟。李某还在此期间叮嘱孩子,不准将事情告诉父母。整个事件性质恶劣,媒体曝光的监控视频也是触目惊心。

其实,虐童现象不仅指我们常说的老师体罚学生,更包括父母打骂子女。2015年,宁德霞浦县一名女孩遭父母虐打,但警方介入后,认定父母对孩子只是“正常管教”,不属于虐待。

我在上学的时候已算是相当程度的乖学生了,因一次上课说话,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那件事带给我的羞辱至今难忘。可对我父母来说,老师惩罚学生是重视该学生的体现,要远远好过对学生不闻不问。

在网络上,我们时常能看到类似的讨论:“打孩子的时候应当把握哪些原则”等等。多数家长基本上是认定“不打不成器”,这也是我国虐童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儿童中有三分之二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打骂;被调查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有约30%的人因童年时被体罚而出现精神抑郁症状。曾遭父母打骂的孩子,有9.2%产生过轻生的念头,18.1%试图离家出走,还有6%会在心中埋下“复仇”的种子。同时,儿童对于暴力伤害的恐惧也高于其他伤害。

如今,所谓的“打骂文化”的主角,从以往的父母、老师演变成了如今的保洁员等。那些保洁员们把管教孩子中的胶带封嘴、喂食芥末等等虐童行径理所当然地当作是“正常管教”,而没有任何的罪恶感。

事实上,虐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也有更深层意义上的文化背景,并不单纯是“人性之恶”的体现。在中国,古人有很多这样的说法:不打不成器,黄荆条下出状元等等。其实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他们自身的智商和能力都不差,关键是教育的环境和孩子自身的努力程度。如果用打来求得孩子的进步,在很多时候只能适得其反,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最终走上让父母更难堪,更伤心的境地。这一点,从成龙的私生女“小龙女”身上就可见一斑。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榜样力量和老师的人格魅力都会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原动力。

近年来,虐童问题在我国社交媒体上的能见度不断提升,其他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断被人们所熟知。“不打不成器”是封建的野蛮的,不人性不文明不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事实证明中国的所谓“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法并没有造就出很多科学家和人才。相反地“不打会成器”的西方教育方法造就出了很多科学家和人才,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对待他们的方式,就是我们对待整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方式。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打出来的,尤其是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打成相反的结果,多看些育儿的书,多方面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想法,对症入药,才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是门大学问。

新闻推荐

邻中“三九学潮”反对法西斯教育

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败政劣迹,激起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公愤。1939年,新任邻中校长雷克勤、训育主任刘运谋在学校推行法西斯教育,对学生以《国民党党员十二条守则》和《新生活运动条例》加以制约,取缔...

相关新闻:
爸爸戒烟记2016-12-1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从虐童现象看“不打不成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