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电江路社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暖民心 122户居民7个工作日完成棚改项目协议签订

来源:遂宁日报 2017-11-21 13:06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记者来到南津路街道办事处电江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完善原摩托车厂宿舍楼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协议。据了解,通过社区干部和自改委工作人员的努力,该棚改项目在7个工作日完成了122户居民的协议签订。

“房子又小又潮,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很不方便……”位于电江路社区的原摩托车厂宿舍楼修建于1988年,两栋宿舍楼里面积最小的房间14.6平方米,面积最大的房间54平方米,无独立卫生间,居民生活十分不便。

来到居民卢春艳家,只有18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上下铺床、一张单人床、一个小衣柜、一张饭桌,一些零散的晾衣架悬挂在房间里,房间小、采光差。“房子年久失修,没有天然气,家里没有厕所,冬天也得冒着寒冷去公共厕所;夏天雨水多,家里湿气特别重。我们一家四口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孩子都大了,生活也十分不方便。”卢春艳一家听说自家房屋纳入了全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他们十分开心。“开始签协议的第一天我就到社区把拆迁协议签了,能够换个新环境,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激动。”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走进原摩托车厂宿舍楼,从老百姓热情洋溢的面容上可以感受到这次政府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是真正的暖进百姓的心窝里。“我们122户居民都非常开心、非常高兴,棚户区改造对于老住户来说是一件好事,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改善住房条件做的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电江社区居民刘燕华说道。

“这次棚改项目签订协议是从10月30日开始,没想到一周时间我们就完成了122户居民的签约。”电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唐莉莉告诉记者,社区前期做了宣传动员,并由群众、党员自发组成自改委进行政策宣传,居民们对于原摩托车厂宿舍楼的改造意愿较高,大家都积极响应、非常赞同。

“拿到安置房款后,我们想在物流港买一套三室的房子,这样一家四口就足够居住了。”谈起今后的生活,卢春艳凝重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全媒体记者罗琳)

新闻推荐

创业不怕业小

郭立场人们对90后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他们做事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普通人心目中的海归,衣着光鲜亮丽,所从事的行业也理应“高大上”。据《人民日报》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电江路社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暖民心 122户居民7个工作日完成棚改项目协议签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