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从单身节演变为购物节,全民在此期间享受购物实惠,商家借此赚得盆满钵满,这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是,随着网购热度的升级,商家却把“算盘”打得噼啪响,降低消费者的购物信心,挑战消费者的耐心和信任,令消费者陷入各种促销规则里无所适从,就会削弱网购优势,增加购物的复杂性,令消费体验下降,反而过犹不及了。
今年“双11”期间,“剁手党”们要想买到物美价廉、心仪已久的产品,还要比拼智力、体力。商家促销活动规则更加复杂。例如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网友们纷纷吐槽:“买个百十元的东西,得花几个小时研究各类规则”、“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双11”近在眼前,很多小伙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把看好的心仪物品早早就放入购物车,准备“双11”零点开抢。但是,如果今年还像往年那样,只盯着购物车,拼速度、拼运气,可能买到的商品并不能尽如人意地拿到理想的优惠价格。
今年“双11”购物大战,早在十月下旬就已拉开大幕。打开天猫、京东、网易严选等App或网店发现,今年众商家促销活动的内容纷纷推陈出新,规则更加复杂。例如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引发网友吐槽:“不知道是来消费的还是来考试的!”
然而,促销规则越来越复杂却不代表能拿到较大幅度的优惠,不做足功课,甚至可能面临被“坑”的危险。今年一些商家新推出的“预售模式”,因公示的规则不明示、不退不换等内容,引发消费者投诉。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家发改委受理涉及“双11”网购节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双11”网购节促销中,存在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现象,比如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消费者误解,造成损失。
“双11”从单身节演变为购物节,全民在此期间享受购物实惠,商家借此赚得盆满钵满,这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是,随着网购热度的升级,商家却把“算盘”打得噼啪响,降低消费者的购物信心,挑战消费者的耐心和信任,令消费者陷入各种促销规则里无所适从,就会削弱网购优势,增加购物的复杂性,令消费体验下降,反而过犹不及了。
新闻推荐
一位怀孕的老师骑电动车倒在路边,随后被学生家长送到医院。这个发生在南京浦口区的小小事件却衍生出一段扑朔迷离的纠纷。家住南京浦口泰山新村的李女士就是送那位倒地的刘老师(化名)去医院的学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