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日没夜地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年存下16万元。妈妈想着余额宝比较方便,而且利息比银行高,就把钱统统存在了这里。没想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暑假里,14岁的熊孩子把这笔钱分100多次充值成游戏币,统统打赏给了游戏直播平台的女主播。(10月29日《钱江晚报》)
父母在工厂流水线上勤勤恳恳工作了10年才攒下了16万元,结果被他们未成年的孩子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挥霍一空,全部打赏给了网络游戏平台的女主播。类似这样的事情,近年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很难说会是最后一次。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在父母发现真相以后,通过和网络游戏平台进行沟通交涉,目前该游戏平台已经退回了大部分的“赏钱”,事情也算是有了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件事以“私了”告终,固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当类似这种熊孩子拿父母的钱“天价打赏”男女主播的事情一再发生,如何应对和处理这样的事情,就需要有一个“公论”,或者说需要一个“参考标准”。然而到了现实中,落实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身份证信息的倒卖和部分家长的放任使未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绕过这一环节的监督。而一旦发生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事情,钱到底退不退得回来,核心调查内容就是甄别是否未成年人,公允地说,无论直播平台自行甄别,还是由家长来举证,都比较难。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生了“天价打赏”而和对方协商不下,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诉诸法律,法官会将未成年人作为证人传唤到庭,通过法庭调查来确定到底是不是未成年人打赏,然后了解父母是不是也有监管失职,确定最后应该退还的比例。
而从情理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包括主播在内的游戏平台方多点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面对超出常规,违背常理的网络打赏,应该有所觉察并主动说“不”才行,免得最后钱不得不退回,还落得一个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骂名,同时也对整个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觉察到对方是未成年人时,主播和平台应该立即终止和对方的互动,拒绝对方的打赏才行。
不过,更大的责任还是在于未成年人的父母身上。在该起事件中,熊孩子的父母之所以同意对方不全额退钱,也是知道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父母,理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比如自己的手机不要轻易给孩子拿到,而自己网银、移动支付的账号、密码等,也要对孩子保密,不可轻易泄露给孩子等,这不仅是对未成年孩子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对自身财产权益负责。□苑广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涵)近日,罗江某高校大学生小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抽课余时间找兼职赚取生活费时,被“公司负责人”以收取押金为由骗走1600余元。据小张介绍,前段时间,她在群里看到有同学转发了某公司“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