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妈妈,我也要画!”
“我要笔,给我一支笔……”
这是孩子们的天堂,这让家长们抓狂,当然这也成了主办方的困扰。
这里,是一个绘本展现场。
10月1日到31日,一个名叫“童心不限时”的绘本节在杭州国际大厦开展。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针对孩子的展览,所以里面设置了很多环节,比如看绘本、看展览,展览的第三部分是互动区域——一整面可以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画上颜色的填色墙。
于是,场面开始不可控制了。
记者看到,这块互动区域已经被小朋友们的涂鸦“侵占”了,到处都是字和画,写实的、抽象的、超现实主义的,还有“XXX到此一游”的签名,各种颜色,歪歪扭扭。
“我们是开展一周后去的,整个墙面已经画满,无处落笔了。”萱萱妈妈说,当萱萱看到这面互动墙时,眼睛都亮了,一定要找个空白的角落去画点什么,留下点痕迹。
记者到的时候,已经临近展览结束,墙面上几乎没有空白可寻,连一边的柜子、凳子、桌子以及椅子靠背,也没被孩子们放过。
每个参观到这里的小朋友,都和萱萱一样:“我也要画,快给我笔,我也要画”。
而看到这些涂鸦,家长们都先是惊讶地“哎呦”一声,接着,有的就到处找笔,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有的就赶紧把孩子带走,“这里画习惯了,回家去也乱涂乱画怎么办?”有个爸爸抱起娃就走,边走还边教育孩子,“到处乱涂乱画,不是好孩子哦。”
看到这么多孩子参与,主办方虽然开心但也头疼,“我们留出了一整面的互动墙给孩子们画画,是出于鼓励的目的。但是没想到,场面完全控制不住。”
结果,互动区隔壁的展览区也遭了殃,孩子们在艺术家的作品下面,也进行了“放飞自我”的创作。
到底该鼓励孩子们艺术天性的发挥,还是该教育他们守规矩,成了家长和主办方为难的问题,一个绘本展,就这样带出了一个儿童教育话题。
心理学家解题
看似乱涂乱画,其实是孩子天性的释放
“你是不是很想批评这些乱涂乱画的熊孩子?”浙江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何洁问。不过,在她眼里,这些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并不是在捣乱,“而是释放天性。这是正常现象。”
孩子们故意画“豁边”?不是,这与小朋友的注意力有关,对于成年人来说,专注在一个区域不难。但小朋友的注意力,是分布式的,他能注意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边边角角。
“你希望他们只盯着墙面,只在指定区域画画,但其实椅子、柜子这些地方都被他的‘雷达\’感应到了。”何洁说,儿童有两种气质类型,一类较为活泼闹腾,属于“趋近”气质类型,一类较为内向退缩,属于“抑制”气质类型。
这两种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吗?“没有,关键在于你怎么看。”
何洁说,在这个绘本展里,从墙上画到椅子,再到柜子上的“熊孩子”,可能就属于“趋近”气质,和那些安静画画的“好孩子”相比,他们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更富有创造力,“你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们的画,肯定比大人的有意思。”
“那,遇到小朋友乱涂乱画,我要怎么办?”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和疑问。
何洁的答案,是“和他们一起画”,但如果是不能画画的场所,家长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批评。
(原题为《绘本展上整面墙被画满,边上的柜子凳子桌子都“遭了殃”:面对“画出框”的孩子,该鼓励还是劝阻》)
新闻推荐
由于在外地工作,儿子读幼儿园以来,我很少接送。这次特意请了假,决心好好接儿子放学。没想到记错了时间,出发晚了。撒开两腿,脚下生风,还是迟了10分钟。一路上,忐忑不安,冷汗直冒,担心儿子看着别的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