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建
两万个参赛名额,竟然还要抽签产生,马拉松比赛的火热可见一斑。值得提醒的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跑马热”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参与跑步活动的初衷。
北京马拉松赛的统计数据显示,参赛者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男性35至39和40至44两个年龄段的参赛人数列前两位。这说明,中年人是马拉松比赛的主力军,原因在于随着身体机能由盛转衰,再加上工作压力,中年人的锻炼意识更强。
开始跑步,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然而,随着跑龄的增加,许多跑友往往陷入一味追求距离和速度的迷途。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甚至百公里超马;完赛时间,从一开始能安全完赛到不断追求刷新PB(个人最好成绩)……有的跑友为了参加比赛不惜私下转让参赛名额甚至冒名替跑蹭跑。
跑步的目的渐渐远离了强身健体的初衷,随之而来的是跑步伤病,甚至在一些比赛中出现猝死悲剧。2016年,全国马拉松比赛中出现4例猝死事件,包括引起诉讼的厦门海沧半马猝死,今年的银川马拉松赛也出现了猝死事件。这些用生命敲响的警钟,应该使我们时时谨记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一味追求参加比赛、获取好成绩。
鲁迅先生说过,“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参加马拉松赛,奋勇争先者值得我们喝彩,那些跑在后面的人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在赛道上坚持者令人尊敬,当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甚至果断放弃比赛者同样需要勇气和智慧。切记,作为参赛者,能获取佳绩固然可喜,能不忘健身初衷、牢记安全第一更为可贵。
新闻推荐
忙于找工作,不少毕业生忽略了档案关系转接,造成诸多不便档案小事,“置之不理”变大事
□本报记者路意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最为关键,新工作、新生活、新身份的挑战接踵而至。在全力以赴接受挑战的时候,往往有一些看似不重要、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成为影响毕业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