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在无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捐献自身血液的行为,其中,“无偿”和“自愿”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特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无偿献血是不领取任何报酬的,包括纪念品。在我国,1998年10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对献血者,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因此,我国公民献血后,有的所在单位会对献血者给予金额不等的补贴,安排一定时间休息,血站给献血者一份价值不一的纪念品,也是合法合情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2012年7月1日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对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风尚作表率;动员患者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互助献血。这也意味着在当前,我国无偿献血还不是公民的一项强制义务,更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引导适龄健康公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自愿献血;发挥公务员、军人、大学生的表率作用,率先献血;动员患者家属、亲友、同事互助献血。因此,无偿献血所捐献的血液包括全血、成分血(如血小板等)和特殊血液成分(如造血干细胞)。
为何要实行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是现代人生活的新时尚。
无偿献血是血液的安全之源,只有实行以自愿、无报酬为宗旨的无偿献血,才能杜绝血液买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和用血者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每一个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者都踊跃参加无偿献血,病人的急救治疗所需用血就能真正得到保证。
一名健康公民一生可献多少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毫升~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无偿献血挽救了哪些人的生命
一般人认为血液主要是用于外伤急救,因而在地震、交通事故等灾难发生时,人们踊跃献血,而平时对献血不太在意。其实不然,献血能拯救众多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据某研究机构统计,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大部分用于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而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各类创伤患者的用血量仅占2%,具体来说无偿献血可以挽救这些人的生命。
1.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占34%);
2.各种贫血病患者(占19%);
3.外科手术患者,包括心内直视手术和发热疾病患者(占18%);
4.其他疾病患者,包括心脏、胃和肾脏疾病患者(占13%);
5.骨科患者,包括骨折、关节置换(占10%);
6.产科,包括孕产妇及新生儿(占4%);
7.创伤患者,包括交通事故在内的各种创伤患者(占2%)。
(市中心血站供稿)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客户端图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百名红通”1号人员杨秀珠贪污、受贿案,对被告人杨秀珠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