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覆盆子、棵木头 与和尚头

来源:烟台晚报 2017-10-03 08:24   https://www.yybnet.net/

王东超覆盆子初中时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一段话:“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每次读到这里,总感觉舌底生津,神飞山野。桑葚,黄县(今)话叫“桑葚儿”,是平时熟知习见的,覆盆子是什么则没有概念,但既然放在一起比较,说明二者的形态有相似之处。后来偶然翻到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覆盆子长条,四、五月红熟。秦州甚多,永兴、华州亦有。及时,山中人采来卖,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樱桃许大,软红可爱。失采,则就枝生蛆。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食之多热。收时,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曝,仍须薄绵蒙之。”原来覆盆子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因其具有益肾、固精、养肝、明目等养生功能,故对肾阳虚、尿频、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目暗昏花的人有补益作用,而且对宫寒的妇女也有用,有助孕的功效。但是肾阴虚、尿黄短少、尿涩痛的人则应该少吃,以免上火。

覆盆子,学名华东覆盆子,属蔷薇科悬钩子(茎上有刺如悬钩,故名),属落叶灌木,为树莓之一种,高约2米,嫩枝直立,被细柔毛;茎红褐色,有少数皮刺。单叶,近圆形,掌状五深裂。花白色,单生于短枝的顶端。果实是由许多单果攒聚而成的聚合果,成熟时比较容易从果托上分离,而桑葚儿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称为聚花果,会有果柄一直深入果实内部,吃的时候能感觉出来,这是二者的差异。用作中药的覆盆子在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即可,可入药,也可以拿果干来泡酒,比桑葚儿泡酒效果更好。棵木头黄县地界不知道是否有覆盆子,但同属悬钩子属的莓类有好几种。悬钩子属种类繁多,有野生的,也有人工培育的,这“莓”那“泡”,一个地方一个叫法,再加上它的变异性大,仅仅根据外部形态分类比较困难,不光是普通人分辨不清,就是分类学家也因为标准和看法不一致而经常吵架,所以悬钩子属的命名非常混乱。比较一致的一点,就是悬钩子属的莓类大多长在山区,平原地儿很少见到。黄县南部山区最常见的一种就是茅莓,黄县话叫“棵木头”(这里“棵”的韵母不是“e”而是“uo”,在黄县话里这种情况非常多,如课、盒、科、河、和、合等,都是这种读法),也有叫泊木头、破蔓头、泼盘儿、婆婆头的,读音大多相近,应该是存在转音现象,前人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尔雅·释草》“葥,山莓。”晋郭璞注:“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可食。”郝懿行《尔雅义疏下一·释草》:“莓当作苺,《说文》云:‘葥,山苺也。’《管子·地员篇》云:\‘其山之末,有箭与菀。’疑\‘箭’即\‘葥’,或声借,抑形借也。苺有数种,茥藨皆蔓生,此则植生,树高四五尺,枝亦柔软,茎多逆刺,叶有细齿,颇类樱桃叶而狭长,四月开白花,结实如覆盆而大,郭氏所云‘木莓\’,陈藏器所谓‘悬钩子\’者也。凡诸苺形状略同,名称各异,南人呼为‘普盘\’,北人呼为‘媻门\’,皆即藨莓声之转也。刘昭注《后汉·郡国志》‘武陵郡\’下引荆州记云:‘郡社中木麃树是炎武种至今也\’,木麃即此木苺。”

与郝氏的说法不一样,“莓”现在仍沿用,不写作“苺”,古人所说的“葥”就是山莓,也是悬钩子属的一种,开白花,花期二三月,果期四到六月,在覆盆子之前,二者的差别是覆盆子是实心的,果实与果蒂连在一起,而山莓是空心的,成熟时很容易从果托上分离。《尔雅·释草》:“藨,麃。”晋郭璞注:“麃,即莓也。今江东呼为藨莓。子似覆葐而大,赤,酢甜可啖。”这里“藨”读作“pāo”,古人所说的“藨莓”,郝氏文中的“普盘”“媻门”,和棵木头、破蔓头一类的叫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因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转音现象。

棵木头茎较细弱,蔓生,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多为3小叶,小叶菱状圆形或宽楔形,表面伏生疏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疏锯齿。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上密生柔毛,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聚合果橙红色,覆碗状,小果粒较大,成熟后一碰就掉。广泛分布于山区丘陵,生于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边或荒野地。果实酸甜多汁,可食用,也可酿酒或制醋。根和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全株药用,有止痛、活血、祛风及解毒的功效。腰拐·羊皮绳·和尚头还有一种悬钩子属植物叫山楂叶悬钩子,因其叶如山楂而得名,单叶,边缘常为掌状浅裂至中裂,裂片有不规则缺刻状锯齿,看上去两边像多出来一块似的,所以东北话称为“牛叠肚”,黄县话称之为“腰拐”。茎较粗壮,多直立,枝有沟棱,有微弯皮刺。数花簇生或成短总状花序,花瓣白色。聚合果近球形,暗红色。腰拐一般在大山里才能看见,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林缘及山沟、路边。果实可生食或制果酱、酿酒,也可作药用,补肝肾。茎皮纤维可造纸。根有祛风湿的功效。

有一种黄县话称作“羊皮绳”的,学名叫作多腺悬钩子,枝幼时直立后为蔓生,有密集红褐色腺毛、刺毛和稀疏皮刺,看上去像截儿皮绳儿,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它也是3小叶,小叶卵形或菱形,表面沿叶脉有伏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顶生小叶及叶柄均被红褐色腺毛和刺毛,看上去毛茸茸的。花较小,组成短总状花序,多顶生,花梗也是毛茸茸的,花紫红色。聚合果半球形,红色,成熟相对较晚,果实与果托容易分离,里面是空心的,像个小巧玲珑的窝窝头。羊皮绳一般只在大山里有,生于林下、路边或山沟谷底,果实比较甜,适合生食,根、叶药用,可解毒及作强壮剂。

记忆中还有一种叫“和尚头”的,看起来与棵木头们比较相像,但别为一属,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学名即为蛇莓。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蛇莓”条:“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附地生。叶如覆盆子,但光洁而小,微有绉纹。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余如经。”和尚头为多年生草本,匍匐茎细长,在节处生不定根。茎生叶互生,皆为三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锯齿,很像草莓的叶子。花多单生于叶腋,花瓣黄色。鲜红色的果实像个小肉球一样,但这只是花托发育而成的,真正的果实是小肉球上的颗粒状突起。和尚头多生于阴湿荒野地、沟边、石头下。果实有微毒,但也可以吃,不过淡而无味,水唧唧的没啥吃头。和尚头以全草入药,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可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

过去大人上泊干活,收工时遇到成熟的棵木头总会折一两枝带回家,这样的惊喜恐怕每个山里孩子都有过吧。暑假里上山刨药、抓蝎子,林间的棵木头总像红宝石一样吸引人。现在有不少人种桑树卖桑葚儿,为什么不能试验一下,在山上林下自然环境中人工栽植棵木头,卖鲜果也好,酿酒制醋做果酱也好,我想都不会缺少卖点的。

新闻推荐

河东凤凰岭:创城在行动 旧貌换新颜

金秋时节,站在河东区凤凰大街和温泉路交会的高架桥上俯看凤凰大街,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郁郁葱葱;汽车停放井然有序;交通隔离栏焕然一新;占道经营“一扫而光”……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凤凰岭街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覆盆子、棵木头 与和尚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