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 谢霞宇
坚持立德树人,紧抓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质量这个“牛鼻子”,立足没有硝烟的“三尺讲坛”,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打响一场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攻坚战”。
从创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始,西安交通大学对思政课程的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授课与考核方式、学生选课方式进行系统的改革与创新,科学构建思政课程管理与建设体系,强化高水平思政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授课与考核方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遵循和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显著提升了第一课堂质量,提升了思政课程第一课堂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切实增强了研究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明确责任书记校长走上思政课讲坛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学校党委重视,书记担当第一责任人,身体力行参与。《西安交通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明确承诺:学校党委书记是马克主义学院建设和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打造思政课的教学名师、名课和精彩课堂,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旗帜鲜明地强调。同时,他作为“第一责任人”十分重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校长王树国一起,多次带头走上讲台给大学生讲思政课,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需求;多次与思政课教师进行座谈讨论,探讨深化研究生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良策。
补齐短板搭建思政课组织平台
从全国来看,组织机构不健全是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的一项明显短板。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研究生思政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研究生思政课程理论教学大纲,指导确定理论授课、实践、研讨、讲座等授课形式;指导制定思政课程师资培训和外聘教师方案;指导建立和完善思政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督查课程建设工作进展。同时,成立了研究生思政课程中心,具体负责整体规划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统筹安排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和教师资格认证,建立岗前培训、理论学习、教学观摩、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定期教学等研讨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研究生思政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和研究生思政课程中心的成立,补齐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短板,为创新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构了组织基础。
常抓不懈构筑思政课质量提升机制
高校思政课承载着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的艰巨任务,研究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如此。为了构筑研究生思政课质量攻坚与提高的长效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制定并实施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思政课程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这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
通过该行动计划,西安交通大学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选课办法、改进课程内容和创新授课方式、丰富实践环节、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完善党政领导讲课听课制度和保证持续投入等10个方面,构筑了提高研究生思政课质量攻坚的长效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多次组织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以及思政课一线教师反复讨论行动计划,他说:“行动计划一定要切合研究生的思想实际,反映研究生成长的规律和要求,具体措施要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
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一系列成绩,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加。
苦练内功全覆盖专题讲授入脑入心
正如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所言:“研究生思政课质量提升首先要抓住第一课堂不放手,坚持讲授内容紧切学生实际这个根本,不断创新课堂讲授方式。”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4门思政课实现了专题讲授全覆盖,在知识体系和讲授分工方面做到层层深、节节高,这些做法在深化知识讲授、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入脑入心功效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西安交通大学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专题讲授,选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和全国思政课教指委委员王宏波等6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豪华教学阵容,分8个专题进行讲授,博士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和讲授风采入脑入心,让他们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一系列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和教材建设校级项目,大力推动研究生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并设立《瞄准第一课堂,理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管理与学科建设体制研究》项目,从研究生课堂教学、教授内容与教授方式、学科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教学的内涵与质量。
新闻推荐
华为EBG中国区行业云拓展部部长胡维琦在“华为云中国行”活动上致辞昨日,“如果未来可以预见——华为云中国行”在武汉举行,近千名湖北省企业客户、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共话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