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空巢”的无奈谁来纾解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7-09-27 11:58   https://www.yybnet.net/

新闻回放:在哈尔滨,有一位老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3个月前的一天,深夜两点多,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老人想求助,点开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包括独生女在内有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9月24日光明网)

很多年轻人为了理想在大城市拼搏,让留在老家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人们明明知道“空巢老人”的艰辛,但还是对年轻人追梦予以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人之所以远在他乡,想必都是“游必有方”。在其内心深处,应该也不想让父母孤苦伶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应该也会想家、想父母。父母在家乡成了“空巢老人”,他们在异乡也是“空巢青年”。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道德问题才会转化为法律问题,最终有了“常回家看看”入法。对于子女来说,永远不要忘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与后悔。

就目前来说,抚慰“空巢老人”之痛,依然需要子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也不能否认,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城市的年轻指数,有的甚至提出打造“大学生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然而,新旧相随,年轻人固然不存在养老问题,可他们也有家庭,上升到一个家庭,也就存在养老问题。于城市而言,能不能在功能建设上,更多突出养老议题。

这两天,有新闻称,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托老所难进社区”的情形。从表面看,这可能源于一种“邻避效应”;深究其里,依然能够发现一种城市功能定位的模糊与错位。现在,很多新建小区都把兴建幼儿园放在重要位置,在规划和资金上给予保证。兴建幼儿园体现的是“第一公里”,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体现的是“最后一公里”,如果得到同样重视,又何至于“托老所难进社区”?在社区建设上,现有的社区突破“陌生人社会”困境,又作出了多少卓有成效的努力?这也提醒我们的城市,很有必要把建设颐养城市放在重要位置。

“空巢老人”是一个老话题,不应该成为一个老难题。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子女努力,也需要社会发力。于当下而言,城市在提出年轻化目标时,也不妨推动颐养城市建设,通过软硬件的完善,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让年轻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毛建国)

新闻推荐

东区检察院获全省“优秀检察建议一等奖”“优秀预防事例”两项殊荣

本报讯(唐瑜艾太勇邬鹏报道)近日,在2017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预防调查报告和优秀检察建议”与“全省检察机关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优秀预防事例”两项评选活动中,东区检察院同时获得全省“优秀检察...

相关新闻:
打 霜 ◆潘新日2017-09-27 10:59
猜你喜欢:
保险已赔付81亿元2017-09-27 06:24
评论:(“空巢”的无奈谁来纾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