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曹莫)今秋开学季刚刚过去,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就已开始步入求职季,各大企业宣讲会和招聘会也在大学校园里逐步展开。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有啥特点?记者从自主招生在线了解到,近日,前程无忧、网易云课堂以及微博职场三方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人群画像报告》,描绘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报告》显示,大学生难就业群体主要为男性,学历主要为一般本科。被调查人群中有超过21%的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平均求职过程接近5个月;超过35%的大学生求职非常顺利,平均求职时间仅2个月。并且,从薪资来看,求职难人群的平均薪资也明显更低。
从专业来看,求职最难的五大“困难户”分别是历史学、经济学、土木工程、美术学以及工商管理,其中历史学摘得最难就业“桂冠”。相比之下,较容易就业的专业前五位则是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电气与自动化类、中国语言文学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除了上述“正襟危坐”的结论,《报告》还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统计。例如,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给自己颜值的打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就业难易有一定关联:难就业群体对自己的颜值打分最低,其次是易就业人群,而创业大学生觉得自己颜值最高。
如果你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将来就业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报告》数据显示,难就业群体中,42.1%在校期间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而易就业群体中,近半都是学霸或具有丰富的社团实践经历。此外,前者在校期间考试不“挂科”的只有约四成,后者则有七成。
除学习外,实习经历也很考验求职者的整体素质。数据显示,求职难人群中,没有参加过实习的约三成;求职顺利群体中,没实习过的只有不到两成,有过3段以上实习经历的也比求职难人群占比多。所以,刚步入大学校门的“萌新”们不要觉得自己离就业很遥远,你现在的一举一动,也分分钟成为影响将来就业的因素,好好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才是正道。
新闻推荐
北京昌平回龙观吉晟别墅住宅群深处,有一所名为“内力觉醒”的大学。“校舍”是一栋200平方米三层高的别墅,20多名新生入学,年龄从7岁到16岁不等。记者调查发现,该学堂号称“中国第一所少年儿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