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的国君,是权倾天下的独裁者,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能将一个普通百姓提携至幸福的天堂,也能把一个权臣打入痛苦的地狱。俗语云:伴君如伴虎!君主身边的臣子,为了荣华富贵,仕途通达,许多人都会竭力拍马逢迎主子。主子高兴了,自己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被糊弄的主子,往往到了山穷水尽时,才会幡然醒悟。
元人盛如梓的《庶斋老学丛谈》卷上载:晋平公问叔向:“国家的大患是什么?”叔向回答说:“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晋平公是个贤君,叔向是个忠臣,他们都是明白人,治理国家,最大的危害就是:大臣贪恋富贵,不敢劝谏;近臣畏祸,不敢建言,下情不能上达,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秦始皇,妄想将空前强盛的秦帝国遗产由子孙后代一代代继承下去,熟料,仅传了一代,就灭亡了。西汉刘向的《新序》记载了秦二世胡亥临死前的所言所行,他在准备自杀前,有一名太监在身边。胡亥困惑不解,问他,“怎么会到了这一地步呢?”太监回答:“我早已料到这个结局了。”胡亥责怪他:“子何不早言?”太监回复:“臣以不言,故得至于此;使臣言,死久矣。”胡亥听罢,“喟然悔之,遂自杀”。太监对胡亥解释说,“我因为不说,才能活到今天;假若告诉你事实真相,我早就死了”。这名小太监很世故也很聪明,依胡亥的混蛋和残暴,自己哪敢在这位爷面前呲牙?一语惊醒梦中人!胡亥这才感慨后悔起来,只是,他明白得太迟了!
与胡亥不同,宋昭公是大难临头后自己感悟出来的。西汉贾谊的《新书》说,春秋战国时,宋昭公被国人驱逐而逃亡,到达边境时,感叹道:“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有这么多马屁精溜须者的踊跃谄媚,把宋昭公哄得一意孤行,他不败才怪呢!贾谊又说,宋昭公流亡国外,“革心易行”,两年后,又被“宋人车徒迎而复位”。但司马迁的《史记》却云:“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根本没有给他改过自新、咸鱼翻身的机会。哪种说法是史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昭公明白得也有些迟了。
事到临头,怪谁?谁让这些主子们整天喜欢泡在周围谄媚者的甜言蜜语里,容不得半点儿辛辣的风、微苦的药呢?如今落到这般田地,活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日前,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首次向社会发布了“自杀预防及干预自救准则”,专家呼吁:如发现处于轻生危机中的人,“用您一点时间,挽救一个生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一些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