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闻怎能不新?——杨伟光口述央视改革历程

来源:山东商报 2017-09-23 15:13   https://www.yybnet.net/

据统计,1983年全国的新闻报道量为10123条,平均每天只有28条。新闻篇幅过长、时效不强、报道面窄、播出次数少、思想观念受束、社会影响力不大等很多问题依然严重地影响着节目的良性发展。改革迫在眉睫。

可以说,我的到来正好赶上了一个好的“契机”,因为当时中央及广电部领导也意识到了新闻改革工作的重要性。我到中央电视台正式报到是在1985年7月,而1983年3月召开的广电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吴冷西部长就在报告中提出了“立志改革,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的任务,他还提出了电视是以新闻为骨干的多功能宣传工具的论断。在当时,这是电视理论上的重要突破。此外,中共中央下发的37号文件,也提出以新闻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宣传工作、技术工作、后勤工作,以及机构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

新闻怎能不新?于是,根据我们写的《关于电视新闻改革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电视新闻的改革首先是从提高新闻时效性、扩大新闻信息量和调整新闻结构开始的。时效性方面:鉴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是在晚上8点,所以我给新闻部的同志定下了一条规矩:今后,记者采回素材后,先不要回家,把节目做好,晚上播出。这样一来,《新闻联播》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午5点多的活动也上了当天的《新闻联播》,下午6点甚至更晚才收到的新闻也作为“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播出。

信息量方面:《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新闻,由过去的十几条新闻增加到了三十几条,且既有重头戏,也有15~20秒的动态消息,还有无图像口播的一句话新闻。同时,在报道中开始注意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不再仅仅是播音员念新闻,而是加入了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和事件当事人上镜的画面,如此一来,新闻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内容结构方面:针对某个工厂或乡镇企业等没有重大新闻价值的讯息占据大量时间的情况,乡镇企业等经济信息类新闻从《新闻联播》调到《经济信息联播》。同时,在《新闻联播》中增加科、教、文、卫、体新闻和观众比较关心的社会新闻。这样一来,新闻才是真正的新闻,不仅有已经发生了的新闻,还有正在和刚刚发生的事件报道。

经过这样一番调整和改革,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中国电视新闻开始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并逐渐成长为中国几亿受众获得国内外要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闻推荐

加油站安全常识

安全是个人、单位、国家的基本需求,对于个人,安全意味着生命、财产的保障;对于家庭,安全意味着家庭的幸福、和睦;对于单位,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于国家,安全意味着主权的独立。众所周知,经营易燃易爆品的加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闻怎能不新?——杨伟光口述央视改革历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