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去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然而近日有人反映,自己虽选择了延迟到账,依然未能避免被骗。记者体验发现,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转账,钱还是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不少人因此大呼上当,纷纷指责该功能是“摆设”“害人”等。
实际上,这更多的是没有全面看清、了解延迟到账的本意。首先,延迟到账不等于撤销交易。微信帮助中心的内容显示,微信支付好友转账支持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3种入账模式。付款方选定到账模式,待收款方确认收款以后,资金将按付款方选定的时间入账对方零钱账户。同时明确,“转账支付成功后不支持撤销。若好友24小时内未确认收款或对方将资金退回,转账资金将会原路退回”。支付宝客服则回答,目前的延迟到账功能仅能延长到账时间,无法进行取消撤回。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少人把延迟到账服务看成“后悔药”呢?可能缘于对相关政策的一知半解。去年底,为了遏制电信诈骗,我国出台银行账户管理新规:用ATM(自助柜员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如对转账存疑,可在24小时内撤销。但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银行ATM机转账,不是移动支付平台,而且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企业也没有“撤销交易”的权限。真有的话也不一定都对被骗者有利。
左盛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小百刘之洁)如今微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聊天,还可以打广告、推销,这让不法分子看到了“赚钱”机会,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为提高辖区居民防诈骗意识,近日辛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