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宗伟 孟祥燕
王大鹏 宋庆艳
靠海、临江,与上海市隔江相望,南通尽占区位优势!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些“优势”恰恰是南通“痛点”!处于交通网的“神经末梢”,受长江天堑阻隔,高速公路、铁路到了南通就成了“断头路”,良好的江海岸线和港口资源,没有用武之地。
通,则不痛!跨过长江,打通堵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变“末梢”为“枢纽”!在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南通被明确为重要区城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
几年间,南通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由之前的“南不通”,现已实现“向南通”“向海通”“铁路通”。而随着大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南通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凸显。
“公铁水空”铺就交通工程“有形道路”
此后,南通交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十二五”期间,南通交通运输实现了高平台上的快发展,“十三五”以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公路方面,南通高速公路实现了县级通达,重要的产业园区、港区实现一级公路通达,截至2016年,南通城市内外交通实现了10分钟进入快速路,20分钟进入高速路,30分钟实现市区通行。铁路方面,宁启铁路动车开通,铁路总里程达到218公里……
“在解决通达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实现了交通短板问题的突破。”南通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通去年开通到南京的动车,实现动车突破;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10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沿海深水大港实现突破;而在内河航道方面,南通内河高等级航道实现零的突破,南通“通江达海连河”的水运体系形成。
与此同时,南通机场加快发展,客运量达到150万人,并于去年开通国际航线。
“公铁水空”,南通交通工程的“有形道路”已然铺就。
南通,通了!内外俱通,一通百通!
“三大管家”打造信息化服务“无形道路”
计算好时间,每天早晨,居住在南通通州区的高先生走到站点或停靠点,公交车或出租车就迎面而来;高峰时段,通过“出行管家”,高先生可实时查看路况信息,选择畅通的路段出行———这,便是“畅行南通”APP带来的便捷。
庞大的数据通过指尖的滑动,瞬间就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在南通,“畅行南通”APP切实破解了市民乘车难、打车难、行车难等出行难题。
依托庞大的公共交通信息平台,2014年起,南通有效整合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车动态运行数据,借助已经接入的各交通枢纽的视频资源以及实时路况等方面的交通资讯,研发推出了“畅行南通”APP,该程序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南通市民的“出行管家”。实时公交、汽车订票、出行规划等10多个版块,真正将各种交通出行服务功能“一网打尽”。据了解,目前,畅行南通手机APP用户注册数超过11万,成为目前江苏省乃至全国功能最齐全的出行软件。
在推出“出行管家”基础之上,南通通过“智慧巡查”这一“行业管家”,实现了路政、养护、路网巡查“三合一”;通过“客运安全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管系统”等“安全管家”,对车辆运行等情况进行安全监管,事故发生率下降15%。
产、交、城互动,绘就长三角北翼恢宏蓝图
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目标,2016年11月1日,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交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南通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由基本通达型向集成运输型转变、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智能型转变,南通“十三五”交通工作方向明确。
——对外,南通与周边城市实现一小时互通,与长三角城市两小时互通,促进跨江经济圈融合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对内,将主要通道延伸拓展到园区、港区、县区、乡镇等主要节点,加快形成“七横九纵”为主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及九圩港复线船闸及通江连接线段航道整治工程,实现外部骨架通道与内部交通网络有机衔接,推进重要节点的快速路网通达和乡镇节点的一级公路通达。
——强化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进吕四10万吨级进港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强港,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铁路枢纽,形成“一港八区”江海组合大港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南通大交通建设力争完成总投资862亿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目标,南通加快形成交通与产业、交通与城市互动发展格局,推动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
放眼望去,南通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由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向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迈进的目标指日可待。今日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奋力建设上海北大门的崭新画卷正在壮阔打开。
新闻推荐
《陪读女人》是女作家李琳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虽然所讲的故事,有点悲惨,但讲述的风格倒也很有几分清新可喜。在小说中,女儿考取城里的重点中学,成为故事的开端和由头。本来在乡下岁月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