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文化助力创城 □李志红

来源:蚌埠日报 2017-09-18 14:50   https://www.yybnet.net/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需要硬指标,也需要软实力,对于一个开埠百余年的城市来说,蓄积的文化底蕴显然很单薄,城市里可以没有古建筑,也可以没有千年古刹,但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积累下来的治国安邦的智慧、方法和经验帮助后世子孙获得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传统文化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自信心的来源,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

中国人的祖先是以道德起家,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代表道德观是社会安定的基石。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是生活规范,是社会秩序,行为的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的办事方法。

小时候长辈们就教导我们,在家要谦让,出门要礼让,遇事要忍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代的《礼记》为我们做了周全陈述,比较常见的几条有:一“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做子女的在家庭里受到好的训练,将来走向社会的正式场合才知道该坐哪个位子,长者有长辈的位子,尊者有尊者的位子;所谓的“中道”就是不走马路中间,在古时候父子、君臣,男女走的道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道。推而广之到今天,现在车辆那么多,在马路上就要靠边走,否则很容易发生车祸;再比如现在的高楼大厦都是电梯上下,电梯门一开,我们靠边有次序地出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是对他人的礼貌;二,“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这是古代走路的规矩,跟长辈一同到外面,走的时候,要慢慢走在长辈后面。在当今社会也是一样,跟在德高位高之人出门,在后面慢慢徐行,不能超过,别人一看,你就是懂礼之人;三,“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不论古今中外,让人坐都是个礼节,有长者在场,他站着,我们的身份比长者低,就不能坐下来。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客人没坐下来,小孩也不能让他坐。推而广之,有长者或是尊者来到家里或单位,我们一定要起来招呼,表示欢迎、以示尊敬。

我们长大后,会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比如处世、聚餐、访人、会客、出行等等,这都需要懂礼,懂礼就是遵循社会应有的秩序。在处世上有古诗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夫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能办的事情,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身体力行是一种美德。

参加宴会、聚餐也有很多讲法,比如上座必让长者或尊者;入座后要有良好的坐姿;上桌后适量吃、适度喝,一切都要适可而止;食勿响舌,咽勿鸣喉;饭后不对人剔牙等等,不仅自己懂礼,也是他人的尊重。

对于出行、出访:一,出行时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现在汽车多,交通状况非常复杂,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或过街通道等等,遵守秩序不仅对自己,也是对家人的负责;二,遇妇女老翁,应尽先让路让座;三,坐车、购票遵守排队等候的秩序,以免影响他人。四,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这是古礼说,举一反三用在现代社会,当我们开车驶入单位、街道、小区等狭小的区间时应慢行、勿按喇叭,以免惊吓路人,尤其是刚下过雨的街道,路面有积水,如果车速很快的话,水花就会飞溅起来,可能会给行人带来麻烦,甚至发生纠纷。

上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实践,潜移默化地在家庭、社会中形成一种懂礼的良好风尚,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为社会增加正能量,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新闻推荐

国家旅游局:黄金周严防拥挤踩踏事故

据人民网消息国家旅游局网站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为保障全国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通过旅游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助力创城 □李志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